再難聽一點,這個威國公就是三國裏麵的活曹操了。
奉命留守昆明的宋小魯這段時間也很是緊張,忠君社這些人的活動雖然隻局限於文攻階段,卻是實實在在的在和大哥爭權了,所以絕不能掉以輕心。為了防止萬一,宋小魯除了把城防交給了法蘭西團以外,還把侍衛營的官兵調往狼城集訓,讓看起來更可靠的日耳曼團接管了五華宮以及權貴聚集的正春大街的防衛。還別說,黃宗羲他們每次路過正春大街,看到這些身材高大、金發碧眼、麵目怪異的日耳曼士兵的時候,都會自覺不自覺的皺皺眉頭。
這些日子,黃宗羲他們是奔走在桂王府、唐王府、黔國公府之間,此外還多次求見孫元化、方孔炤這些輔政大臣,可基本上除了楊畏知表明態度支持他們外,連一貫自詡忠於大明的首輔範景雲都十分罕見的選擇了沉默。
終於,他們在活動多日無果的時候突然得到了阮大铖即將抵達昆明的消息,而且據說同時抵達的還有東林黨和複社諸子中威望極高的黃道周黃老夫子。這個是個巨大的利好消息,他們原本快要熄滅的鬥誌再次旺盛起來。。。
迎接黃道周的場麵很熱烈,由在昆明小朝廷任職的複社諸子出麵組織,大批由江南和北京逃到此地的士子也樂得湊個熱鬧。小小的昆明,硬是聚集了三四千人前去迎接。這讓黃道周也是一陣驚訝和歡喜,也更加堅定了他擁立明皇的決心。
在簡單的喝了一杯接風酒後,黃道周就以要先去拜見太子殿下為由別過諸人,跟著阮大铖去五華宮了。
阮大铖嘴上沒說什麼,心裏卻是多了不少想法,別看黃道周聲望這麼高,威國公那邊可沒有給他什麼實職。不過卻給了他一個大帽子,和自己一起負責組織探討甲申之變的原因。
對於明代的文人來說,升遷之兆有三,第一是起草先帝遺詔,第二是監考,第三就是修史了。
雖說是探討,可那就等於是修史了,隻不過不是斷代史而已。所以想到這裏,阮大铖對黃道周反而也客氣了幾分。
都了五華宮,黃道周卻是實實在在吃了一驚:“阮兄,太子架前沒有錦衣親軍嗎?為什麼全都是些佛郎機人,而且這著裝也和威國公那些軍隊的著裝一樣奇怪。”
因為張振嶽的原因,這個時期去過歐洲的大明人不少,但是官員卻不多,所以看到西洋人,大家一般都用佛郎機人代指。
阮大铖連忙解釋道:“黃老夫子誤會了,這可不是佛郎機人,乃是歐羅巴的日耳曼人,忠誠度很高的,護衛太子非這些人不可。。。”
黃道周雖然有些不悅,不過他急著見太子,也就沒打算以此生事,點點頭就跟著進了五華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