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黃道周參加懿安皇太後、參見太子殿下”胡須花白的黃道周的聲音中甚至還帶著一絲顫抖,估計是真的有些激動了。
監國太子朱慈烺也是這幾天身子骨好一些,所以在懿安皇太後的陪伴下召見了黃道周。
隨著一句愛卿平身,黃道周一起身就看見兩個宦官搬著椅子過來了,這是自己和阮大铖一人一張了。
黃道周到不急著坐,他大聲道:“臣啟奏,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外夷犯我,社稷存亡則更需要有太子這樣的明君,還請太子殿下速登大寶。”
朱慈烺點了點頭,雖然他才十七歲,但是很多事情他都懂了,所以他沒有直接回答黃道周,而是把目光投降了阮大铖。
由於太子體弱,所以今日召見的地點放在了上書房,而且還可以遮住了陽光,點起了蠟燭,室內的光線並不好。但是阮大铖依然感覺到了太子問詢的眼光,他立刻起身道:“臣附議,不僅臣附議,威國公以及前線數十萬將士均擁戴太子殿下速登大寶。”
懿安太後聽出這話裏的意思了,她插言打斷了這次短暫的會晤:“二位大人都是千裏迢迢過來,今日還請好生休息,至於太子這裏,還需要諸位好生輔佐,你們且先退下吧,太子也該用藥休息了。”
聽到這話,黃道周和阮大铖立時告退。
黃道周的職務雖然沒安排好,但是住處卻安排好了,家人也在路上了。黃道周前腳一進門,後腳黃宗羲等忠君社的成員就到了。
密議了一夜之後,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日,由廣西布政使黃宗羲牽頭,各地官員士子聯名,第一份勸進書上表給太子,拉開了擁立新君的大幕。。。
在武昌,張振嶽陸續收到了關於江南地區反抗“剃頭令”的信息,哦,根據秦浩的回稟了,為了更好的在南京潛伏,秦浩如今也被剃頭了,標準的金錢鼠尾。
這其實是個比較麻煩的問題,張振嶽已經感受到了建奴的險惡用心。一句話,一旦剃頭,那麼這些人就等於站到大明的對立麵了,要想活命,就隻能是支持建奴了。
這就相當於後世的傳銷,明明知道是謊言,可是為了讓自己的損失得到彌補,甚至大賺一筆,受害者往往會選擇幫助騙子去欺騙更多的人。這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彌補,更多是心裏上的彌補,一個事情如果隻有自己一個人上當,那麼可能會難過到死,可如果上當的人多了,那麼自己也就能坦然麵對了。這種心理嚴格來說是一種病態,但卻是社會發展中的常態。。。
張振嶽沒打算在這個炎熱的季節發動軍事進攻,那樣做風險太大,雖然自己麾下的士兵已經適應這樣的氣候了。夏季戰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屍體快速腐爛從而引起的瘟疫,這個張振嶽還真的是束手無策。
所以張振嶽在給秦浩的命令中就包括組織江南地區士紳抗糧抗捐,組織民間義勇等等。至於出征的時間定在十月,他到不擔心洪承疇收了糧食堅守城池,就憑手下的那些大炮,就算是南京他也敢轟一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