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天波雖然是黔國公,但是在昆明他就跟威國公的跟班差不多,原本這場麵他不會說話,但是既然是要表態,他想了一下道:“國公爺,這立嫡立長是大明的祖製,不如此怕是人心不服,而且若是咱們承認弘光帝,這以後很多事情怕是咱們說了都不算的。”
其實這個事情當初張振嶽和蕭嚴宋小魯私下就這個問題達成過一個一致的想法,那就是暫時不能讓太子登位。理由很簡單,這一旦容太子登位,那麼基本上跟南京那邊撕破了臉,大家除了開打就沒得談了。
可同樣,張振嶽也不打算把太子交出去,畢竟這弘光政權估計也折騰不了多久了。可如果是自己把他給攻滅了,曆史會怎麼看?這到是其次,反正都是身後事,可要是因此得罪了一大幫子士子,那自己以後的日子就難過了。最重要的是,不讓清軍鐵騎南下給這些士子上堂課,估計就算自己力挽狂瀾,體製不變,將來同樣的悲劇也還是會在這片土地上演。
張振嶽依然沒表態,蕭嚴也不打算表態,他看了宋小魯一眼,心領神會的宋小魯隨後開口了:“國公爺,我覺得這個事情我們還是慎重一點後,最好還是不要公開和南京那邊過不去。更為重要的,咱們還要考慮到內部關係的理順問題。如今太子到了咱們這裏,咱們過去的製度怕是不能再用下去了,我覺得這個局麵變了,咱們自己也要變,不然北京那個事情咱們也會碰上的。”
這也算是成功的轉移話題了,接下來的討論就熱鬧了。
“我覺得咱們大明別的什麼製度都好,壞就壞在宦官當權,所以我的想法內閣和六部可以繼續,這個司禮監什麼的就不要了,東廠也不要設了”範景雲直接了當的就擺明了態度。
阮大铖則要冷靜些:“這個太子畢竟是太子,不是皇帝,這個咱們設置機構用什麼名義啊?”
鞏永固和劉文炳也立刻參與了進來:“是啊,國公爺,擁立太子為新君吧!不然名不正言不順啊!”
宋小魯冷笑著打斷了這個話題:“我說老幾位啊,這擁立新君不是不可以,時機不對啊,所以咱們暫時還是不要再提這個事情了。還是好好考慮怎樣以太子的名義監國吧!”
“太子監國?那跟擁立為新君有什麼不同啊?”阮大铖驚訝道。
“可以了”張振嶽終於開口了:“我能做的就這麼多了,我不擁立新君就已經是很給南京那邊麵子了。太子監國我看可以這麼定下來,而且注意了,咱們的這個太子是先帝的太子,不是弘光帝的太子,所以對南京那邊,依然不承認。”
“那不會打起來吧!?”阮大铖很是擔心的道。
張振嶽皺著眉頭起身道:“這個事情就這樣了,他們如果要打那就打吧!我離開一下,你們繼續討論用什麼官製比較好,這個官製要改,要符合太子監國的需要。你們看著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