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爺,這是我們三位布政使和八位主事的聯名奏章,我們希望能尊奉先帝遺旨,擁立太子殿下在昆明現行登基”說話的是中南布政使楊畏知。
和楊畏知一起聯名的還有廣西布政使瞿式耜、貴州布政使陳子壯以及黃宗羲、顧炎武他們,張振嶽冷著臉看完了奏章,然後麵無表情的道:“說說你們的想法!”
其實要說不窩火是真的,這幫孫子拿著自己的工資,端著自己的飯碗,結果現在為了所謂的大義,個個在那裏吃裏扒外。但是張振嶽卻不能把他們怎麼樣,一來自己還需要這些人出來做事,自己手底下敢殺人活計的武夫比比皆是,可真要是說治國理政的那就屈指可數了;二來張振嶽不願意用屠刀來解決政治上的分歧,這種惡名對於一個來自後世的人可沒有半點興趣背負。
等到楊畏知說完,張振嶽起身道:“楊大人,替朝廷守好中南省這片土地吧,本國公還有事,你先退下吧!”
楊畏知還想說什麼,可一想到威國公向來的說一不二,所以他隻能是無奈的躬身告退了。
等到楊畏知出去,張振嶽氣得把奏章一摔,然後氣呼呼的對今日當值的機要官道:“去,把定海侯和武威侯請來,還有黔國公、鞏駙馬、新樂侯一並請來。”
蕭嚴、宋小魯、沐天波、鞏永固、劉文炳五人先後抵達,張振嶽看了看他們歎了口氣道:“你們先陪我喝喝茶,去,派人再去把阮大人和範大人請來。”
阮大铖和範景雲現在是張振嶽最信任的二個文臣,等到他們兩個人到了,會議就開始了。
“你們都看看,然後我想聽聽你們都是個什麼想法?”張振嶽把奏章自己身前的桌子一丟。
隨後大家開始翻閱,張振嶽沒有說話,也沒有動,隻是把目光投向每一個人,然後端起茶杯,輕輕的喝了一口茶。這感覺自己是越來越有官員的作派了,身子都不自覺的重了幾分,看樣子明天一早得帶著兒子們跑跑步了。
“都說說,別悶著了,我知道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張振嶽放下茶杯道。
鞏永固看了一下都沒開口的諸人,咳嗽了一下道:“國公爺啊,我覺得這個奏章上麵說得對,當日城破的時候,先帝一共給我三道遺詔,其中這請威國公您輔佐太子統帥三軍的遺詔現在就在懿安皇後手中,隻要國公爺您擁戴太子殿下繼承大統,這詔書就可以明發天下了。”
這意思很清楚,隻要擁立太子為新君,這張振嶽就是大明實際上的老大了。
張振嶽沒有接話,隻是把目光投向了阮大铖,這個阮大铖自然知道張振嶽的意思。這些日子他沒少跟南京那邊馬士英聯係,所以猶豫了一下後,阮大铖道:“這個事情,我覺得國公爺您還是慎重一點好,這弘光帝畢竟已經登基了。雖然這太子殿下是先帝的太子,可是這天無二日,國無而君。咱們這邊如果把太子送上大寶,那這事情怕是要兩說了。”
“可是國公爺,咱們得對得起先帝啊,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範景雲雖然不是東林,但一向也是以捍衛正統之居的封建衛道士,對阮大铖的提醒他自然是不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