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三年之約(五)(2 / 2)

而且人心不足蛇吞象,沒人會覺得自己錢多,鄭芝龍把目光又投向了張振嶽控製的南洋。這和朝廷的人交往多了,對張振嶽的底細也就摸得越清楚,這一旦清楚了,想法也就多了。

憑什麼南洋的地盤得是他張振嶽的,憑什麼歐亞貿易那麼大的利潤得是他張振嶽的?鄭芝龍越想越不服氣,他可不知道張振嶽現在手底下光是蓋倫戰船就超過了三百條,水師人數早就達到了五萬,而且還去了一趟歐洲。

但即使是這樣,鄭芝龍依然是張振嶽最大的威脅,因為嚴格來說張振嶽手下的三個水軍頭子施大暄、洪旭、甘輝當初可是鄭芝龍的把兄弟。雖然自己在每條船上都配上了荷蘭顧問和外籍士兵,並且把海軍學校的學生都派上了船,但是如果這三個老海盜真有異心了,那自己這裏可就兩頭透風呢?

不過從安插在鄭芝龍身邊的人回報的情報來看,鄭芝龍還真的聯係了洪旭和甘輝,隻不過這二位和鄭芝龍之前關係就不怎樣,當年分家的時候更是鬧得不愉快,壓根就沒搭理鄭芝龍。

真正有可能和鄭芝龍互通有無的是施大暄,為此張振嶽毫不猶豫的把施大暄的幾個兒子送進新洛的軍事學院認真學習,這也就是人質了。而施大暄是聰明人,自然也會懂得其中的厲害。

搞定這些之後張振嶽還是決定和曹文詔、烏恩其一起,帶著八千騎兵返回大明。

自己前前後後折騰了這麼多年,為得不就是保衛大明嗎?如果能順利剿滅闖賊,擊敗建奴,那麼將來自己安安穩穩退居新華養老不就行了。

崇禎皇帝針對南洋問題的討論還在禦書房裏唧唧歪歪的時候,張振嶽就已經做好了全線撤回的準備。

而這邊蕭嚴則狠狠的給農民軍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這個教訓差不多可以讓大明騰出手來和建奴一戰了。

大明崇禎五年二月,青黃不接,賊軍二十萬圍攻隴西!這是陝西巡撫洪承疇上奏的內容,按照官場慣例,字數越少,內情越大。

孫傳庭不愧是虎將,就靠著隴西的城牆和手下天狼軍的精銳,居然在三天之內打退了高迎祥指揮的十六次攻城。城下農民軍的屍體都堆積如山了,卻始終沒能攻破隴西城牆。

高迎祥迫於各家首領的抗議,不得不停止這樣不惜人命的打法,轉而圍城。

圍城就圍城吧,反正隴西這裏最不缺的就是糧食,而且說起來圍城這事就是比吃飯,二十萬農民軍和一萬明軍真要比起來,誰更能吃?

這下高迎祥真的是遇到麻煩了,攻吧,拿不下來!走吧,又舍不得隴西城中堆積如山的糧食!難,真的是很難取舍!

不過很快,這個取舍的難題就要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