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三年之約(六)(1 / 2)

蕭嚴來了,來得是如此的出人意料。後世曾對張振嶽、蕭嚴、宋小魯的用兵有過一個十分形象的總結,三人雖然親如手足,但是用兵風格完全是一碼歸一碼。

張振嶽用兵,強調的謀定而後動,幾乎所有的冒險動作其實事後再看都不存在風險。張振嶽沒有放手一搏的豪氣,他更喜歡四平八穩的用兵。他的軍隊對於武器的依賴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士兵訓練的嚴格也側重於陣地戰。

蕭嚴用兵則不同,到不是他就不動腦子了,而是他喜歡弄險,所以戰果往往也很驚人。他的軍隊對於火器的依賴度並不高,所以他更注重運動戰,強調軍隊的行進速度和戰鬥意誌。張振嶽那裏你打不過還可以跑,隻要不被曹文詔曹閻王追到就能走掉。而蕭嚴這裏則不是,有種你死扛,一旦扛不住你就去死好了。

至於宋小魯的風格就是沒有風格,一般來說,隻要是宋小魯出場了,那也就意味著這一仗怎麼打都不會輸了,呃!

第一次和充滿革命浪漫主義精神的農民領袖們的見麵,蕭嚴就給了他們一個深刻的記憶。八千他自己組建的蒙漢混編騎兵毫不客氣的從圍攻隴西的各路農民軍大營殺過,僅僅一個上午,就一口氣攻破了大小營地四十多處,斬殺農民起義軍數萬人。

合攻隴西的六十一家賊首都是縱橫陝西多年的“英雄好漢”,隨便一個名號抱出來都可以嚇死人,不是鑽地虎就是混天龍。不過現在這些在蕭嚴這裏都不好使了,一個上午,他一口氣斬殺了三十六位首領。

身為闖王的高迎祥對此是喜憂參半,喜得是在陝西的地麵上,有資格和自己並排稱老大的一下子少了許多。憂得是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對付這本不該出現在隴西城下的蕭士毅。

陝西巡撫洪承疇如實奏報:“靖西伯大軍設計誘賊攻隴西,賊眾二十萬攻之,數日亦不得破。而此時靖西伯大軍忽然殺之,靖西伯本人更是親提數千驍勇鐵騎馬踏賊營四十餘座,斬殺賊首三十六人,殺散賊眾近十萬。”

之前我們說了,高迎祥的農民軍和別家不同,人家是邊軍,這個裝備和組織紀律性是不差的。七八萬人聚在一起,蕭嚴還真下不了嘴。但是蕭嚴也不是什麼老實人,他帶著騎兵就繞著高迎祥的大營四處溜達,殺個斥候什麼的!

接下來就是三十六計了,蕭嚴命黃得功、孫祖壽、盧象升三麵圍住高迎祥大營,也不攻擊,也不撤走。而隨後他采用了李岩的計策,晚上把三人的軍隊悄悄撤走,白天再大張旗鼓把軍隊開入營中,造成援軍不斷的假象。

這下子就把闖王手下給唬道了,紛紛說是朝廷加派了援軍,加上糧草將近,高迎祥在隴西城外已然是坐不下去了。軍中諸將達成一個意向,那就是馬上走,趁著朝廷的兵馬還沒完成部署,立刻從西麵明軍防守薄弱處突圍。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些家夥到是看得開。他們幹得是造反的買賣,被人捉了橫豎是要死的,所以活下去才是根本。至於手下的兵馬,隻要這大旱繼續下去,朝廷的賑災遲遲下不來,那兵源根本就是不用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