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牛刀小試(二)(2 / 2)

3月31日,在阿姆斯特丹,張振嶽召開了歐亞聯合軍高級軍事會議,出席會議的軍官有:

參謀官閻應元、軍需官逯恒祥、軍法官施大暄、軍情官秦浩。第一師指揮使兼第一輕騎兵團參將曹文詔,第二師指揮使兼第二輕騎兵團參將周遇吉。第一重騎兵團參將兼第一海外兵團參將吳六一。

此外就是第一至第十步兵團的參將分別是:閻應元25歲,逯恒祥,24歲,曹變蛟,20歲,張振邦,21歲,張振海19歲,蕭律20歲,蕭誠18歲,盧象同,23歲,盧象晉21歲,陳永福22歲。這裏麵除開張振嶽的四個小兄弟外,盧象同和盧象晉是盧象升的弟弟。忠於大明的盧象升雖然沒有跟隨張振嶽南征,但是卻把自己二個才智還不錯的弟弟送來了。而陳永福則是張振嶽的大舅子唐王推薦來的,試了試,還是有幾分真本事的,算得上一員虎將。如果張振嶽再熟讀一下明史,他就知道這個陳永福差不多是明末農民軍的勁敵了。這十位參將年輕的嚇人,讓列席會議的執政官等人都覺得汗顏。而且恰合的是,除了盧家兄弟和閻應元,其他七個都還是快樂的單身漢。考慮到戰事的綿長,張振嶽感覺自家可能會多出四個洋媳婦了,也不知道到時候家裏人會怎麼看啊。

至於二個師屬炮團的指揮官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張振嶽聘請了雅加達之後就失業在家的荷蘭人範尼擔任第一師直屬炮團的指揮官。而第二師直屬炮團的指揮官則由孫元化的兒子孫和鬥擔任,則是孫元化的二兒子,今年23歲,在遼東軍中的時候一直和張振嶽交好,下南洋的時候也就跟著一起出來看世界了。

此外還有司令部直屬的線膛槍團,這個團的團長由張振嶽親自擔任,這個團也被稱之為大明模範團。

軍事會議就是一個內容,那就是出擊,一共三萬二千大軍,肩負著數十萬荷蘭人民的期望,義無反顧的去打倒該死的帝國軍。

應該說張振嶽還是有點擔心的,因為這支軍隊雖然裝備優良,訓練嚴格,但是缺乏實戰經驗卻是不爭的事實。

這個仗最後會打成個什麼局麵還真的使不得而知,不過從秦浩秘密送來的情報看,貌似有猛將之稱的彭海姆的日子也不是那麼好過的,這多少讓張振嶽有了些勇氣和信心。

在人前,張振嶽更是要表現出必勝的信念和鎮定的氣度,不然下麵的人會怎樣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大家都在看自己這個主帥,張振嶽現在是暗自下定決心,為了防止士兵到時候因為無法忍受死亡的威脅,必須在他們後麵設置督戰隊,那個敢跑就先弄死那個。

而張振嶽的裝模作樣最終能鼓舞多少士氣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荷蘭執政官弗雷德裏克是信了,他覺得此戰必勝,自己還是多掏點荷蘭盾出來擴大戰果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