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武備優先(六)(2 / 2)

於是大家不幹了,一時間怨聲四起。而在蘇州“民變”中吃了大虧的複社領袖張溥等人也從中敏銳的嗅到了一絲機會,他們立刻趕到南京,聯絡故舊,計劃組織一場聲勢浩大的彈劾。由於這次發起麵不再是征稅的小吏和作坊的機工,而是南京六部看不慣張振嶽橫行跋扈的六部官員,所以威力定然是不小的,張溥自認肯定可以參倒張振嶽,就算參不倒,也要讓張振嶽的日子難過得多。

戴佑宗不知道這些,他很幸運,不單單是通過了選拔成為了八品匠師,而且還因為表現出色,和另外四個火器坊的匠師一起被總督府傳召。

召見是在天啟七年二月一日,已經是快要過年了,張振嶽從杭州剛剛檢閱了接受招安的鄭芝龍水師。在檢閱中,他發現了鄭芝龍兄弟性格上存在的巨大缺陷,就是凡事強調遠近親疏,無論是待遇還是裝備,都是優先緊著自己的嫡係上。像施大暄、洪旭、甘輝這三人的手下則根本是不聞不問,所以在視察結束快要結束的時候,張振嶽不僅僅是收了鄭芝龍的兒子年僅三歲的鄭森(鄭成功)為養子,還改變原計劃把施大暄的六歲的小兒子施琅也收為養子。在張振嶽看來,鄭芝龍屬於典型的野心大本事小,這樣的人反而可用價值不高。一旦自己真的要找退路,單就忠誠可靠來說,他很可能不如施大暄忠誠。就這麼一個小動作,再加上撥付了一批裝備。張振嶽很快就收獲了施大暄、洪旭、甘輝三人的密信和投靠。張振嶽計劃整編完成之後,將整個鄭芝龍水師一分為二,鄭芝龍繼續擔任東海水師參將,而施大暄他們三家會同自己委托葡萄牙幫助組建的一部分西洋式水師合並為大明南洋水師,這支水師就是自己的嫡係了。

事情順利自然是心情大好,張振嶽見到戴佑宗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你就是戴佑宗,這個在槍膛裏麵劃線就是你想出來的方案?”

戴佑宗很是受寵若驚的躬身道:“回稟總督大人,小人正是戴佑宗,在槍膛裏麵劃線也不是小人想出來的,而是小人認識的一個據說是來自歐羅巴巴伐利亞國的傳教士手裏有一支獵槍,雖然射速很慢,但是卻比一般的火繩槍要精準的多,所以小的仔細參詳了一下,發現這槍裏劃了膛線,所以打起來也就準的多了,很適合打獵。”

張振嶽一聽十分驚訝,要是沒記錯的話,在18世紀以前,這個世界還是滑膛槍的時代,人類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集中使用線膛槍是在北美獨立戰爭的薩拉加托戰役,當時北美獨立軍使用來複槍對抗英軍,利用來複槍射程遠,命中率高的特點,一次性擊斃了包括英軍指揮官在內的1700名英軍,揭開了線膛槍的時代。可是沒想到現在才17世紀,和玩意就已經出現了,而且還是被運用在打獵上。

看來在軍事技術現代化以前,很多軍事項目存在民用領先於軍用的現象並不是笑話,而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