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退路(一)(1 / 2)

許多年後,當張振嶽再次回想自己在大明每一天時,依然無比感慨的說道:“天啟七年差不多是我最辛苦的一年了,這一年充滿了太多的未知和擔憂!”

因為知道寵信自己的天啟帝已經開始了生命的倒計時,張振嶽不得不為自己的將來多做考慮了,這份考慮就是為自己找個退路。這幾年生活下來,張振嶽對於明代的政治製度已經有了一個十分清醒的認識,那就是天啟帝死後,如果自己繼續待在大明的疆域內,那麼無論自己地位如何高,權力如何大,未來的皇帝要自己的小命都隻需要一道詔書就可以做到了。

這次因為募賢令引發的彈劾狂潮更是讓張振嶽看清了什麼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居然還有彈劾自己“私蓄軍隊,自造兵器,勾結夷人,圖謀不軌”的,這絕對是當初張振嶽想不到的情況。好在上一筆二百萬兩銀子的有效期還在,天啟帝也還盼著自己繼續給他送銀子去,不然自己不用等未來皇帝來收拾了,估計天啟帝就要派錦衣衛來索拿自己了。做臣子還真的是可憐,無論做的多麼好,一旦對皇帝失去了利用價值就會被無情的拋棄。

但是很快張振嶽很快就知道這裏頭不包括天啟帝,因為賜婚的詔書很快就下來了。張振嶽奉旨回京迎娶安平公主朱月卿,得到這份詔書的時候,張振嶽被驚呆了,這朱月卿不就是就唐秀雲嗎?

當初自己跟天啟帝提過一下,可惜天啟帝並未就此給予置評,當時張振嶽以為這事情就算是黃了,沒想到天啟帝還記得這個事情,而且還把連郡主都沒冊封的唐秀雲升級為公主下嫁給張振嶽,這不等於送了一條退路給張振嶽嗎?可這是自己想要的退路嗎?

張振嶽不由的苦笑一下,天啟帝確實是個好人,也確實是安排了一個不錯的退路給自己。這樣的退路如果是放在盛世也是個君臣相宜的不錯選擇,可是放在眼下這個大廈將傾的時候那就是慢性自殺。

看看和自己住在一塊的駙馬鞏永固的結局吧,到了最後居然隻能殺光自己的子女,然後自盡報國的下場,連自衛都做不到,想想都讓人覺得淒慘。而那些掌握實權的文官呢?搖身一變又去報效大順皇帝了。難怪誌得意滿的李自成在看到那如雲一般投降自己的大明高官之後,會發出“君非亡國之君,臣實亡國之臣的感慨”。

在接觸到了明末之後,很有社會責任感的張振嶽可沒有什麼揭竿而起推翻明朝的打算,可你讓他俯首帖耳給大明陪葬,他也沒有這麼高尚的覺悟。

可不管怎麼想,這公主是要尚的,這京師是要去的。順便還要把布木布泰和小張振嶽接回來,因為種種緣故,張振嶽甚至還沒來得及給自己的兒子想好名字,不過沒關係,這上京的路再快也還要幾天,路上慢慢想吧!

考慮到接下來的布局,已經立誌要通過下南洋方式脫身的張振嶽立刻把自己最信得過的宋小魯以及吳六一還有曹家叔侄都叫了過來。和蕭嚴一樣,史可法因為性格問題,也被張振嶽自動從下南洋的隊伍中排除了,張振嶽甚至還給了他一筆不菲之資,讓他繼續苦讀,準備參加科舉謀前途。這也正遂了史可法本人的心意,張振嶽這個義弟在江南的很多政策他是不認可的,尤其是這個行會,明顯是削弱了官府對於地方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