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躊躇滿誌(四)(2 / 2)

就這三文三武,外加四十多個有豐富工作的經驗、操守也還算不錯的紹興錢糧、刑名師爺,張振嶽居然就敢大搖大擺去上任了,這在當時來說是很驚人的事情。

當然,大丈夫不打無把握之戰,張振嶽還是讓曹文詔和宋小魯提帶一千嫡係先行南下,他們的任務是替自己打前站。而覺華島的恒記也轉給了成國公府管理,有一定買賣經驗的逯家三兄弟這次也隨同曹文詔他們先行南下。

六名文武是七月七日交接了各自的差事到張振嶽這裏報到的,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張振嶽天天給他們洗腦的日子。

張振嶽的洗腦估計比孔聖人要有效多了,人家不玩什麼君子小人聖賢一套的邏輯,人家就拿愛國主義說事情。

孫傳庭和盧象升還好,都不是什麼清流分子,特別是孫傳庭,沒有袁崇煥的幸運,能得侯珣那樣的貴人相助,人家可是實打實在地方熬了兩任知縣的主。所以對於張振嶽治國先理財的這套深以為然,這治理國家和治理縣城在本質上是一樣,幹什麼都是要花錢的,沒銀子那說什麼都是在鬼扯。

至於盧象升,也是個通事理的,畢竟是戶部十三清吏司的員外郎,對於朝廷的賬目還是很清楚的,所以他在聽完張振嶽的話後,立刻表示要好好跟大人為大明大幹一場。

張振嶽這個時候對這兩位曆史上的大神沒什麼特別感覺了,因為他發現自己在因緣巧合間已經是達到前無古人的高度了。就算是崇禎皇帝寵信的楊嗣昌都沒自己牛叉,至於這兩位曆史上被楊嗣昌壓得死死的,他自然也就沒什麼感觸了。

可範景文卻油鹽不進,他毫無畏懼的大聲嗬斥道:“你去江南挖銀子說著是為朝廷斂財,可你張明德知道嗎?這些銀子最後多少會流入貪官汙吏之手?你這是造福我大明,造福百姓,你這是自甘墮落,甘為鷹犬。”

張振嶽指了指正襟危坐的孫應元、黃得功、周遇吉這三個武將道:“範公誤會了,我和這邊這三位一樣,是行伍出身,而且嚴格說起來,我還沒這三位貴重,我是充軍去的遼東。”

張振嶽根本就沒有這個時代重麵子的問題,他現在身居顯位居然還自揭其短,聽得原本還有些不服氣他年紀小的三位武將心裏也很是舒服,他們立刻起身表示哪有的事情,當麵承認張振嶽在遼東的智斬巴雅剌,活捉湯古代的功勳。有了這麼一出,這以後的工作就好開展了。

“所以我不能算士林中人,如此一來,再墮落我能墮落到哪裏去?再說了,範公,就算你所言無誤,我們收來的銀子很可能大半如了貪官之手,可朝廷缺銀子總是真的吧,我們能因為有貪官就不收稅了,那不是因噎廢食嗎?你說呢?”

就這麼一個反問,範景文居然不知道該如何去反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