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急忙問道:“那個,那個,你好好說話,這個官職怎麼啦?有什麼不妥嗎?是個什麼章程?”
熟悉朝廷典製的崔呈秀點點頭道:“皇上如此授職,不妥的很啊。廠公您且聽我給您一一道來,您先看這個正職,一共兩個,一個是南京兵部尚書。廠公,咱們大明和當年的大遼一樣,行得是兩京製。當年成祖北遷的時候,南京六部依然被保留了下來,而且這六部也有尚書、侍郎、各司,品秩也和北京這邊相似。唯一區別是管轄範圍不同,他們主要管的南直隸下轄的十四府,行文也多是加上南京某部字樣。這南京曆來是用來安排朝中年老和被排擠官員的地方,所以自然是不能和北京六部相比。可其中也是有實權的,一個是戶部,一個是兵部,這南京戶部是南方諸省稅款解送之地,而兵部則更是掌握南直隸下屬的49衛,那名義上可是近二十萬大軍啊!加右副都禦史到是應有之意,可這欽命總督南直隸、浙江、江西各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兼東南海上關防、礦稅監事的職務權限就太大了。”
魏忠賢一聽眼珠子都直了:“這個怎麼說,怎麼說,你別賣關子,快點說啊!”
“是,廠公,你且看這個職務,簡單點說並不是一個總督的位置,而是三個總督。首先是管轄南直隸十四府以及浙江、江西兩省地方的總督,這個總督本身也不算什麼,畢竟到了南邊,還有留守勳貴和留守太監在。可如果加上前頭那個南京兵部尚書,那這個張振嶽就一躍成為可以對抗留守太監和留守勳貴的存在了。到時候操江水軍固然是牢牢握在留守勳貴手中,可這四十九衛兵馬就保不齊了。最主要是有這個總督頭銜,他張振嶽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插手地方軍政事務,怕是浙江巡撫和江西巡撫也奈何他不得了。”
魏忠賢聽到這裏臉色變得一片鐵青,姥姥,眼下朝廷在外最大的官就是薊遼督師,也是今上天啟帝發明首創的職務,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個職務給擱置了。結果還沒消停了,張振嶽居然撈了個不是督師卻勝似督師的職務,這不是又要折騰自己嗎?
他努力控製了一下自己的情緒:“那接下來兩個總督是什麼?”
崔呈秀指著手抄繼續道:“一個是東南海關總督,以前也沒這個職務,從字麵看,似乎是掌握海防的職務。另一個是東南礦稅總督,從地域上看,是把浙江、南直隸、福建、廣東四省沿海的關防和外加江西的礦監、稅監都劃過去了。廠公,這是從司禮監的嘴裏搶食啊!這些可都是撈銀子的職務啊!”
崔呈秀是真的有些嫉妒了,自己在朝中混了那麼多年的清流,拚著自己的清名不要,投靠眼前這個死太監,也才混到了工部尚書加左都禦史的職務,可眼下這個張振嶽,不過二十出頭,居然得了二品大員,而且還是封疆大吏,你讓崔呈秀如何好想,就算是幸進也未免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