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躊躇滿誌(一)(2 / 2)

這也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實在是沒什麼本事的時候,就去做官吧,反正做官是不需要什麼才能的,是個人就行。這點乾隆時代的官場箴言最有代表性:

仕途鑽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豐;莫談時事逞英雄,一味圓滑,一味謙恭。

大臣經濟在從容,莫顯奇功,莫說精忠;萬般人事要朦朧,駁也無用,議也無用。

八方無事歲年豐,國運方隆,官運方通;大家讚襄要和衷,好也彌縫,歹也彌縫。

天災無難道三公,妻受榮封,子蔭郎中;流芳身後更無窮,不溢文忠,便溢文恭。

其實這麼多話用七個字就全概括了:隻管磕頭莫說話。

張振嶽現在是要反其道而行之了:“陛下,這其一臣這趟差事無論如何要有欽差身份,要有陛下的尚方寶劍,還是能斬三品以下官員的那種;這其二臣要帶兵前往,以防民變等諸多險象;這其三臣是武將,於文政上不通,需要調動一些能臣隨臣前往公幹,人選由臣去吏部調閱資料後自定,臣報上來的地方官員的任免也請陛下恩準。此外還要派個皇親國戚隨行壓陣,南直隸多得是伯爺,若是每個高於伯爺的貴戚隨行,臣怕壓不住局麵。”

天啟帝想了想道:“你說得這幾點也是應有之意,這樣,朕都準了。隨行官員你自己選,選好了跟劉時敏打個招呼,三品以下直接以朕的名義調任,無需再請示和陛見朕了。至於隨行國戚,朕的親戚是多,可是能達到你這個隨行要求的,朕思來想去也就是朕的妹夫鞏永固一人了,不過他才和樂安公主成親。這樣,朕特旨,他們夫妻一起隨行,隻是壓陣,不幹涉庶務就是了。你還得盡心,護得他們周全,知否?”

“臣謝陛下,臣一定為陛下肝腦塗地、在所不惜。”張振嶽今天注定要多謝幾次恩了。

“還有什麼請求沒?”天啟帝很滿意於張振嶽的態度,於是又問道。

這下輪到張振嶽難於啟齒了,磨磨蹭蹭半天也沒說個明白。

天啟帝也是隨口一問,結果還真有事情,他笑道:“大膽說,朕用得著你的時候怕什麼?”

“是,謝陛下,那微臣就鬥膽說了。這個微臣在南陽的時候,曾有幸認得唐王世孫,並和唐王世孫女許下終身。這雖然沒有媒妁直言,卻有天地為證。臣不敢食言,可臣出身卑微,故還望陛下成全。”說完張振嶽又俯首貼地了,還好這皇宮經常打掃,不然張振嶽非得一臉灰不可。

天啟帝還以為是什麼大事,居然是這麼個破事,聽了是又好氣又好笑,他擺擺手道:“這個事情事涉宗親,朕知道了,你退下吧,去忙吧,把差事辦好再言,人朕會替你安排好的。”

“謝陛下”張振嶽躬身而出。

“嗯,如果是跟唐王的孫女成親,那就唐王府的駙馬了,也就是朕的親戚了。按輩分算。。。有點亂,還是跟皇後去說說吧!”想到這裏,天啟帝立刻讓王體乾去傳召張皇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