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劉時敏的這頓飯吃得十分愉快,接下來連續三天,張振嶽都獲得了天啟帝的連續召見。其中後兩天,蕭嚴也被允許一同覲見,並且蕭嚴還在皇宮內操習武場上當著天啟帝的麵秀了一下身手。結果第一次見識到力大如牛,策馬如飛技藝的天啟帝一高興,居然當場獎勵蕭嚴白銀五十兩,並親讚為“赤勇”之人。
被皇上召見或許還沒什麼,但是如果在不到十天的時間裏,連續被皇上召見,那這個人必然會成為京師上下官員關注的焦點所在了。
在京的大小官員對於張振嶽等人的來曆沒什麼可疑問的,但是對其背景卻是猜測頗多。
有人分析認為張振嶽是東林黨的人,因為這小子在遼東升遷就起於東林黨的孫承宗,連他的字明德都是孫承宗所取,進而大家得出一個十分可怕的結論,天啟帝不會是對魏忠賢失去了信任,準備重新起用東林黨吧?
也有人認定張振嶽是魏忠賢的人,很簡單,如果不是魏忠賢的關係,皇帝怎麼可能知道這麼一個邊軍的參將?沒有魏忠賢的首肯,皇帝怎麼可能見到張振嶽,張振嶽又怎麼可能見到皇帝。。。至於是不是魏忠賢的人,魏忠賢自己到是很糊塗的,他最近這一年收的黨羽太多,多到他自己都搞不清誰是誰了!
最誇張的說法就是張振嶽是天啟帝張皇後的親戚,具體來說很可能是皇帝的小舅子或者大舅哥,反正屬於外戚範疇。至於理由也很簡單,因為他也姓張。。。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不過張振嶽並不在意這個,他可不是魏忠賢或者後世的狗肉將軍張宗昌,混到最後自己都混糊塗了,他自家的事情自己清楚。
其實皇上的這三次召見作秀的成分很大,因為從始自終都沒有談及有關軍政事務的事情。這樣的召見與其說是信任,不如說是向百官示寵,大家注意了,張振嶽同誌是朕的心腹。
不過也不能說這三趟都白跑了,因為皇上給了張振嶽一道手諭,讓他去找一個人。。。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英國公張維賢。
曆史書上對英國公張維賢的定義是東林黨的骨幹成員,是堅定的反魏忠賢分子。這一看就是不熟悉明代製度的人,根據張維賢在“移宮案”中大力協助楊璉的表現得出的結論。
如果張維賢這樣一個世係國公是東林黨的一分子,那他這個國公也就做到頭了。當年朱元璋設立這個國公製度的時候還是很有胸懷的,本意大致是這個你們這些功臣幫著朕打江山,那麼不但你們應有富貴,你們的後世子孫也當如朕的後世子孫一般享有富貴。大致意思是,我的子孫世世代代做皇帝,你們的子孫則世世代代做大臣,如你們輔佐朕一樣輔佐朕的後世之君,反正大家休戚與共、利益共享就對了。至於大家的子孫是不是願意吃現成的,有沒有別得想法,那就不管了。就這麼一個違反人性自由選擇權力的決定,在當時居然獲得了大家的一致通過,可見中國人對於子孫的側重點是什麼了。但顯然事情沒那麼美好,朱元璋很快就通過胡惟庸和藍玉兩個大案製造了白色恐怖,勳貴們數量銳減。。。
結果大家都能看到了,朱元璋所封的勳貴,最後就剩下了魏國公府、沐國公府和誠意伯府三家了,至於成國公府和英國公府則是明成祖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