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天啟帝(四)(2 / 2)

比如說,明代這朱元璋創立,看似公平的科舉製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應該說人才這個東西,不分天南地北,那裏都是有的。人才的產生取決於社會地位和社會閱曆,如果簡單的用一個科舉作為人才選拔的標準,那麼本身就否認了人才的多樣性。這樣選拔出來的人才雖然也算的上是人才,但是絕對是偏了科的人才。明代的科舉就是這麼一個不合格的選拔製度,估計當初創立科舉的是南方官員,所以這科舉自然是對南方有利,江浙一帶的士子因為家庭條件,社會文化氛圍以及諸多綜合因素,變成了最適合科舉的一個族群。

而其他人才,對不住了,如果不是朱元璋把科舉分南北賽區進行的話,估計科科都無北方人!

明代中後期,誰也無可否認的一點就是資本主義萌芽了。實際情況還不單單是萌芽,由於明代文官政治的因素,社會上製約工商業發展的因素越來越少,工商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江浙一帶富裕的人也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科舉製度進一步把江浙一帶的資本家推上政治舞台。人家當官可不是當什麼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家當官是正兒八經的朝廷高級官員。有了這麼一幫子既得利益者當政,萬曆皇帝要開征礦稅、商業稅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實際上當時的礦稅太監遠沒有曆史教科書所說的那般風光跋扈,很多情況下,就算是被暴民活活打死了,萬曆皇帝也隻能忍氣吞聲,息事寧人,不了了之!比如湖廣民變中,數萬市民包圍陳奉的稅監府,陳奉手下六人被投入江中淹死,錦衣衛被打傷,稅監衙門被火燒掉,這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武裝暴亂了,如果沒有地方官員的故意縱容是難以想象的。可是這件事情處理的結果卻是,暴亂的市民沒有得到懲罰,煽動暴亂的官員也沒有得到懲罰,反倒是暴亂中的受害者陳奉被撤消了稅監職務

最極端的例子是萬曆三十四年雲南民變,同樣是在地方官員的參與縱容下,一些暴徒把礦稅太監楊榮處死後投入烈火中。結果是神宗氣的幹瞪眼,隻能用絕食數天來表示抗議。近代的西方國家是政府鎮壓反政府分子暴動,然後反政府者用絕食來表示抗議示威,而在明朝的中國則是顛倒過來了,皇帝用絕食來向大臣文官表示抗議,這也真是隻有明朝才會出現的奇觀。

張振嶽聽了天啟帝的話再結合自己的思路,不得不感慨,這他媽那裏是在給皇帝打工啊,而是皇帝在給整個利益集團打工,朱元璋倒騰了大半天,也就是給子孫折騰了這麼一個飯碗,不但不鐵,還很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