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六一幼讀詩書,廣涉經史。少年嗜酒好賭,以致傾家蕩產,充當郵卒。後不務正業,淪為乞丐,浪跡於閩粵江浙。乞至浙江海寧時,遇名士孝廉查伊璜,見吳六一熊腰虎背,膽識超凡,視為“海內奇傑”而相邀痛欽,並贈厚資,遣其回鄉。
莫非曆史因為自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標下正是,莫非將軍認識標下”年方十八的吳六一對於張振嶽居然知道自己的籍貫很是吃驚。
“啊,聽你口音像而已,你好好值夜,等下我見過袁參政,必然獎賞於你。”嘴上這麼說,張振嶽心裏卻想著要不要找個機會求求袁崇煥,把吳六一這員虎將收至麾下。亂世之秋,手底下猛人越多那自然是越好了。
孫承宗今夜依然睡在西門,馬世龍也小心翼翼的陪在身邊,深恐老大人有甚意外,那自己的罪責就大了。
孫承宗如何睡得著,看著自己手上的“乞罪折”卻不知道該如何潤色。這次柳河之敗確實是讓他失去了不少信心,邊軍的表現果然如王在晉所述,糜爛不堪。難道當初圍繞如何守衛山海關發生的爭論中自己錯了不成,不,自己沒有錯,王在晉確實是熟知兵事,退守關門也確實是省錢省事。但是這無異於將關外數千裏地,數十萬百姓拱手讓人,這如何使得?
堂堂大明斷然沒有害怕建奴的道理,孫承宗堅持自己當初是沒有錯的,那麼到底錯在哪裏了,孫承宗始終沒有想明白。
這時,馬世龍突然在門外道:“督師大人,督師大人,寧遠兵備道副使孫元化緊急求見。”
孫承宗聞言立刻驚起道:“速速進來,有何緊急軍情?”
孫元化進來後行了個禮道:“恭賀督師,我軍大捷,遊擊將軍張振嶽突襲耀州得手,陣斬建奴寇首四百,活捉賊酋之四王子湯古代。”
孫承宗如做夢一般,根本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難道元素是要誆自己不成。
馬世龍更是吃驚的一把抓住孫元化道:“你所說可是實情,你們那個什麼遊擊將軍是什麼時候去進攻耀州的,我身為山海關總兵為何不知道此事?”
孫元化麵對馬世龍的失禮並不生氣,隻是微微一笑道:“袁參政派張遊擊出擊建奴境內,因為張遊擊此前就擅長此道,此前賊酋五弟的首級便是其奪得的,這點孫某絕不敢有半句虛言。督師和馬總兵若是不信,此刻可以去東門看看,大軍還在城外不得入城,袁參政已經趕去東門了。”
孫承宗聞言急道:“汝為何不早言,馬總兵,快快,我們速速去東門。”
言畢,孫承宗穿著白色絲綢內衣健步如飛的衝了出去,隻有馬世龍跟在後頭著急的喊道:“督師,更衣再去,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