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報仇雪恨(一)(2 / 2)

“父親,你和蕭叔叔、宋叔叔還當過兵?”張振嶽一下子就抓住了整個問題的關鍵。

張鳳安點點頭,看著手裏的頭盔歎了口氣把自己的思緒拉回來道:“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原來張鳳安、蕭伯平、宋春風原籍並不是河南,而是湖南府一帶,祖上世代都是邊兵,鎮守在湘西一帶抵禦少數民族。十四歲的時候,三人各自父親所在的軍隊奉命調往雲南作戰,結果全軍覆沒,而三人在失去了各自的父親後選擇擦幹眼淚投軍報仇。也不知道三人是個什麼運氣,萬曆九年,恰好是江西豐城人鄧子龍任五靖參將,張鳳安三人就前去投軍了,並跟隨鄧將軍平定了五開兵變。萬曆十一年(1583),緬甸東籲王朝在統一全緬以後,不斷發動侵襲大明雲南邊境的戰爭,蠶食大明領土。在雲南巡撫劉世曾和巡按董裕的請求下,明神宗命令鄧子龍率軍三千馳援雲南。而在這次對緬甸作戰中,張鳳安三人立下了赫赫戰功,第一批衝上了緬甸副都阿瓦,由此被鄧子龍打破籍貫限製,破格提升為親兵,當時三人都隻有十六歲。三人還因為在數次戰鬥中勇猛殺敵最終被鄧子龍將軍收為義子,賜姓鄧。此後十幾年,三人一直都在鄧子龍麾下任職,直到朝鮮戰事爆發。

“去朝鮮打倭寇那會我們三人都才三十歲不到,因為軍旅生涯朝不保夕所以均未成婚。前往朝鮮之前,我們三人都已經在鄧子龍將軍麾下擔任守備之職。當日在鷺梁海戰中,我們與倭寇血戰一晝夜,不料鄧子龍將軍卻意外陣亡,我們拚死向前也隻是搶回了將軍的身體,將軍的大好頭顱,唉。。。”蕭伯平果然是三個父親中口才最好的,結果這段往事就讓他跟說書一般扯了起來。

“別扯遠了,還是我來說”有些不耐煩的張鳳安插話打斷了蕭伯平的說書“此戰之後,我們這些鄧將軍的部下不但無功,反而因為失陷主帥遭到追責,無奈之下,我們隻能是當了逃兵。湖南老家我們是不敢回去了,隻能是一路流浪到了這個莊子。恰好當時有三戶人家招婿,我們就做了上門女婿,這就是你們三個小混蛋的姓氏來源?”

“那爹,咱們三個原本都姓什麼啊?”出於好奇蕭嚴打斷了張鳳安的話。

蕭伯平看了看張鳳安,張鳳安也對他點了點頭,他開口道:“你們三個小子記好了,我們都姓一個姓,我們的父親都是親兄弟,這個姓和國號是一個字。你們也不用恢複姓氏,因為這是我們當初入贅的時候答應你們姥爺的。但是你們一定要記住,你們都是從兄弟,身上都流著一個太公的血脈。”

張振嶽聽到這裏,立刻把目光投向了蕭嚴和宋小魯,這兩個家夥也看向了自己。從彼此的目光中大家似乎讀出了一種喜悅,後世我們是結拜兄弟,今生我們真的變成血親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