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站錯隊會讓職場生存困難(2 / 2)

1. 不夠自信: 這種人雖然聰明,有經驗,但是一旦碰到站隊就暈頭轉向,稀裏糊塗做出了抉擇。

2. 道德感太強: 這種人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一切事物都應該像有標準答案的考試一樣。這種人隻要一張嘴,就把自己硬推向某個陣營。

3. 太理想化: 他們高舉理想主義大旗,其實是不明世事的書呆子,很有可能能被人利用了還不知道,成為別人的棋子,當然也就成為了“圈中人”。

4. 沒有原則: 這種人一般會不惜一切代價避免衝突, 為維持和平而壓抑感情,結果嚴重缺乏麵對衝突和解決衝突的能力。這種人隨時都會被“圈中”。

5. 願意表現: 這種人不被人關注就受不了,為了受到關注,他們總是很快表明立場,自動掉入圈子的陷阱。

6. 八卦一族: 這些人是為了流言蜚語而活著,在追逐流言蜚語的同時,也成了某個團隊搖旗呐喊的人。

站對,也需要拍馬屁

職場其實是個大戲台,戴著各種臉譜的角色應有盡有,有扮紅臉的、有扮黑臉的、有扮花臉的,還有分不清是個什麼臉的。職場遠遠大於戲台,因為職場更複雜。在職場每個人都是演員,有演技演員、有本色演員、有兩者兼而有之的演員。有的人善於左右逢源,有的人喜歡特立獨行,有的人善長溜須拍馬。

職場中的大多數人很討厭拍馬屁者,但同時也很羨慕會拍馬屁的人。

大貪官和珅可謂是一個知名的馬屁精,乾隆也深知他慣於拍馬屁,卻不但不惱還時常有意給機會讓他拍一兩下。看到拍馬屁的人受寵,其他人多有不滿,卻又無可奈何。乾隆不夠清醒,被甜言蜜語所蒙蔽?還是和珅太善於表演?其實,隻有在乾隆開心的時候,和珅才敢大肆溜須拍馬。如果做領導的心情很糟糕,你還在那裏不識趣地拍馬屁,那不是火上澆油、自討沒趣嗎?

所以,和珅最善於察言觀色,對乾隆的心思了如指掌,拍馬屁的時候很會把握分寸與火候,事實上,這對君臣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用今天的話說叫“潛規則”。

今天的職場也有很多人對官場厚黑學深有領悟,他們善於阿諛奉承、溜須拍馬很得上司喜歡。真正聰明的上司,不一定重用拍馬屁者,但也不會一概排斥溜須拍馬的下屬。每個上司的身邊都需要一個能讓他在心情低迷的時候馬上開心起來的人。尤其是這個玲瓏八麵的馬屁高手對上司並無惡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