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老板的。公司中的大小事宜,其實歸根結底都是老板說了算。那些行政部、人力資源部的領導們,都是秉承老板的意誌在行事。
他們的很多觀點、意見也都是經過老板允許的。
一個好的老板首先能發現人才。作為老板,他提拔的必須是能為公司創造價值和提升利潤的人。隻有各個位置上的員工能力都能達到公司的要求之後,公司才可能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與利潤。
一個好的老板發現人才後會充分授權。千裏馬必須讓它馳騁,而不是讓它負重。要想讓員工更積極主動產生更多的業績,就必須讓員工最大限度地行動起來。要讓員工行動起來,老板就必須充分授權。老板授權越大,員工行動越自由,公司績效就越好。
一個好的老板不會放棄督導。據專家研究,影響執行力的五大因素是: 角色、意識、能力、氛圍、追蹤。為了讓職員進入角色,培養意識、提高能力,老板需要做的是培養氛圍,也就是營造公司文化; 追蹤業績,就是監督職員的表現。
一個好的老板是賞罰分明的。有賞有罰,才能激發員工積極進取,防止員工消極怠工。
但隻要是做事,總會有犯錯的時候。“水至清則無魚”,睿智的老板會給下屬多一分寬容、多一些指導、多一點鼓勵,這樣才是最有效的激勵。
有的時候,公司危機是老板一手操縱的,為的是把公司內部的毒瘤排除掉。有些高層之間的鬥爭,其實都在老板的控製之內。有的時候甚至是老板直接授意發起的,為的是給公司清潔血液,過濾掉不健康的因素。
當然,這其中難免會摻雜老板的個人情緒因素。比如某個高層,老板直接出麵辭退他,會造成老板刻薄寡恩的不良印象。這個時候發動一次辦公室政治運動,既能達到整風的效果,又能除去老板不喜歡的高層,那才是一箭雙雕的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