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兵臨城下(1 / 2)

遼東、遼西、樂浪、北燕四城沒有一點消息,而公孫瓚龜縮於涿郡之內,向四麵派出信者,意欲聯絡幽州舊部,但是礙於右平城內的羌族人馬阻隔,北邊四城始終沒有消息,而向烏丸及袁紹處求救,亦沒有個鳥消息,這公孫瓚不禁啞然失色!

且說涿郡之內,公孫瓚尚有五萬人馬及三千“白馬義從”,尚有東山再起的資本,但是說句實話,這公孫瓚卻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蹦躂了!

而仰仗這涿郡之內的兵馬,也實在有點空中樓閣的意思,數萬的人馬的吃喝糧草也實在是一個大問題,涿郡之內無糧,這是公孫瓚迫在眉睫的問題!

攻取右平城,殺掉哥舒玲瓏及高飛,是公孫瓚咬牙切齒都要做的事情,既然烏丸及袁紹都不助陣,他公孫瓚也自有辦法!

卻說在河北之地,這鄒丹麵見袁紹其人,直言幽州之事,表露主公公孫瓚之意,希望袁紹可以出兵,共戮羌族及高飛!

聽聞鄒丹之言,袁紹倒是大笑不止,“高飛在代郡,休要誆騙,若是你家主公連一個小小的羌族都對付不了,還有何麵目來求救於我?”。

鄒丹苦言,但是袁紹之意已絕,絕不發兵,而袁紹之所以不肯發兵,除了有鄙夷公孫瓚謊稱高飛之意,他袁紹還得留住兵馬來對付代郡之內的高飛呢,怎麼會輕而易舉的就分兵於幽州!

不過代郡之內的兵馬久久沒有行動,倒是讓袁紹略有疑心,在袁紹看來,這高飛其人,行事完全沒有章法,壓根就尋不到跡象,帶領數萬大軍來犯河北,竟然在代郡之內駐軍不前,一駐便是數月,袁紹一直在琢磨高飛的用意,而琢磨此事的不隻是袁紹,還有其手下的謀士田豐。

田豐這後半輩子估計是跟高飛杠上了,但是其最多也就是一個炮灰的角色,不過不想顛覆主角的炮灰不是好炮灰,這田豐便是活生生的一個例子,一直與高飛鬥,一直在輸,而這次田豐倒是信心十足,這高飛在代郡之內故布疑陣,不過就是想要等待幽州生亂,幽州一亂,這公孫瓚便自顧不暇,而袁紹少了公孫瓚這個盟友,倒是實力大減,不過田豐倒是麵上露笑,“好你個高飛,你有釜底抽薪之計,我便有移花接木之法!”。

按照田豐的理論,這袁紹割讓給公孫瓚上穀等五座城池,以換來公孫瓚為盟,現在看倒是一個虧本買賣,不過田豐亦早有打算,正好借此機會先敗高飛,再取幽州,所以無論公孫瓚如何焦頭爛額,袁紹都不會相助!

卻說在烏丸族中,次日之後,熊大王便召集了族中數位大王,商討助力羌族助力高飛之事,不過有熊大王首肯,其他大王倒是並無異議!

當日,高飛與熊大王便帶領三千烏丸兵馬下得山來,投入右平城中,

在右平城內,高飛引著熊大王見過羌王哥舒玲瓏,二人稱快,便商討共戮公孫瓚之事!

羌族有兵兩萬,留下三千固守賀蘭山之險,餘下的一萬七千盡皆被鬆讚幹雲領下山來攻取右平城,而此刻,算上烏丸的三千人,高飛一方也隻有兩萬人馬而已,而涿郡之內便有五萬的公孫瓚軍馬,所以此役幽州之戰,對於高飛來說並不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