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篇 四 井底之蛙(2 / 2)

也是在四年級的時候,我們五個學生中的四個男生,不知是誰給提出的建議,那就是我們四個人每天晚上在一塊學習,今天去你家,明天去我家,輪的來,剛開始還行,那學的是倆耳不聞窗外事,任外麵發生什麼事,我們也不管,一頭砸進書堆裏。學的就是數學,整天數學來數學區,滿腦子都是算術,加減乘除,方程式,應用題。有時因為一道題還能吵起來,非得爭出個頭緒來。家長看見這幾個小夥子,啊呀,要是以後都是這個樣子,那不愁考不上個好學校。老師也有個習慣,那就隔幾天去學生家一趟,借串門的名義和家長敘這敘那,最後就談到學習上這一塊兒了,啊呀,剛開始聽到家長的讚賞,誇得就差學的連飯也顧不上吃了的境界了。老師聽了,也很高心。可我們沒有堅持下來,愛玩的特性一直沒有擺脫開來,那樣堅持了差不多二十多天以後,我們就在一塊看電視去了,今天在你家,明天在我家,到後來更鬧大了,成了玩撲克了,啊呀,回到從前了,有一次讓老師抓了個現場,第二天就被家長限製在了自己家裏,想在一塊學習,門都沒有,又是老媽的一頓罵。

在鄉村裏上學其是很單調,在舊的教室裏,每天就是語文數學,數學語文,其他的課程一律不看,書包裏麵也永遠是四樣東西,鉛筆盒、語文書、數學書、幾個本子,沒了。其他的拿上也是白拿,浪費力氣還不說,還占空間,還不如在書包裏放幾個饅頭呢,餓了還能吃點。而在新教室,我們上了有史以來的唯一一節美術課,我至今還記得老師給我們在黑板上畫的是什麼,一個是一朵簡單的花,另一個就是一支發光的蠟燭,或許這倆幅圖有一些代表性。我們就像一朵花一樣,一朵簡簡單單的花,老師就像那一根蠟燭。這是我在家鄉上課其間,唯一的一節美術課,還有唯一一節的音樂課,老師沒有自己的樂器,上的那節音樂課,老師把家裏的錄音機那在教室裏麵,放了一首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以前隻能在電視上聽到這首歌曲,隻會哼,不會唱,歌詞也不會,現在錄音機教會了我們這首歌該怎麼唱,反複的放,直到我們把這首歌學會。嗯,振奮人心,熱血沸騰,氣血翻滾,越翻滾,大聲的吼,越熱血,越大聲的唱。以後電視上唱的話我們就可以和它一塊唱了。小學這倆節課的情景,曆曆在目,自己也經常沒事的時候回想以前的這些事,偶爾莫名奇妙的發出笑聲,別人看見我這個狀況,還以為我瘋了。嗬嗬……的確,想忘都完不了。

時光隨水流逝,一去不複返,四年級的一年就這麼很快過去了,而我們村也沒有五年級,我也不得不離開村去中心校讀書。不過,還得住校,我這麼小,怎麼能住校呢?哇……咋了,我這麼小怎麼就不能住校,我就住校。就這樣,去了中心校住校了,但去了才知道,原來自己多麼是一隻井底之蛙,自己的世界太小了,小的不用加腳指頭,用手就能數過來,去了中心校才發現,汗……這回不說了,下回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