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篇 二 無拘無束(2 / 2)

在說上課,記憶中,從學前班到二年級都是一個老者帶我們的課,那時,每學期開學的時候給我們發一堆書,有語文書、數學書、音樂書、美術、思想道德等等,七八本呢,而我們上的隻有倆本,語文、數學。學前班時期,純屬瞎弄了,我認為隻為了解該怎麼上課了。開始時,上課不懂紀律,和這個說,那個說,下課玩的時候,叫上學前班時期的同學是一去不複返,弄的還得老師找我們上課去。再有就是老師布置下的作業不寫,經常是老師要作業的時候,我們才寫作業,為此,沒少被老師打,沒少被老媽罵。老師老了,不能做劇烈運動,打的時候是彈撓撓,在額頭上,疼,挺疼。到後來,老師有了自己的教鞭,我們站的老遠,老師一個教鞭就探過來了,讓你躲躲不了,逃逃不掉。現在想起來,真的很有樂趣,很感激他。

在這裏,我說下我們的老師情況,我們的老師,總共有四位,都是親戚,年輕的倆位是夫妻,老的教師是夫妻倆的爹,還有一位就是老教師的女婿了,年紀比年輕的教師要長,這一家子全是老師。老師的家裏教室也不遠。隔著一條隻有下大雨才有水的大河,我們早上、下午在教室玩的時候,有的人轉門就在窗戶那裏看老師來了沒有,隻要老師一出門,我們都能看到,一看到老師出門了,我們就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大聲朗讀課文,哈哈……,熱愛學習嘛。有時玩的太高了,也忘了看老師了,老師進了門了,我們還在大喊大鬧,一點也沒有學生的樣子,發現了怎麼辦?有啥說的,打唄。那會,動不動就打,我們也習慣了。

女婿老師剛開始隻管教五年級,教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等我們有了新教室,鄉政府撥款給我們蓋了新磚房教室,女婿教一二年級了。夫妻教師一個直管教三年級,一個隻管教四年級。分工是相當明確了。那會,中心校的領導經常到我們學校看看,指導工作,具體內容不得而知。反正有幾次老師告訴我們是說考的不錯,總成績在前麵。我們一陣歡呼後,就沒事了,老教師待我到四年級的時候退休了,說實話,這個老教師還教過我爸還有和我爸同齡的人,人們見了他都對他很是尊敬。到我大一時,回到我闊別將近10年的家鄉時,見到了這位老教師,很感動,老人身體很好,就是耳朵有點聾,我隻能和他大吼進行交流,他說完,每次加一句,“好好念就好,好好念就好。”完後,老人走了,望著老教師的背影,心裏有一種說不說的苦澀,都說老師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他人,指明了他人的人生道路,、確實是。從我四年級離開村裏學校,到我大一時回家鄉,變化真大,大的驚人。人們的生活水平確實提高了,不少人都搬到了城裏,村中間基本上沒人了,就村倆頭還有人住,舊學校的四間教室塌了三間,另一間成了人家的倉庫,新教室成了人的住所。站在較高的山頂俯瞰村落,物非人亦非,有種想哭的感覺。聽了首歌曲《故鄉的雲》,感覺心情真的沉重。當然,我不是遊子,要算,我也算半個的半個遊子,我要的不是空空的行囊,我要的是我想要的一切,我要的不是輕易言敗,也絕不輕言放棄,當然,放棄有時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傷感的歌,傷感的音樂,傷感的人。算了吧,過吧,不提這了,太傷感了,還是回到我的小學時代吧,回到那個快樂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時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