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員工的眼裏,他們隻注意到了老板作為“老板”的身份,而忽略掉了在生活中他們也隻是一個普通人。雖然工作時,老板是在商海中運籌帷幄、披荊斬棘的大將,但是下班之後,他們也像普通大眾一樣,是父母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他們的人生不僅僅隻有工作,家庭也是他們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說到底,老板的身份是多重的,作為員工,不僅要看到“老板”身份,而且還要看到“老板”以外的身份,這樣才能真正了解老板、理解老板。
【解讀在行動】
劉峰通過給老板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贏得了老板的器重。那麼,對於老板生活中出現的難題,我們該如何去幫助他們加以解決呢?
1.在老板遇到難題時主動加以詢問。
老板在工作中,給人的感覺往往都是威嚴的形象,而為了在員工麵前維持自己的這種形象,很多老板對於自己的內心世界通常不會輕易外露。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善於做一個“多心”之人,善於察言觀色,在發現老板有難題時,主動加以詢問。
2.幫助老板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在了解清楚老板所遇到的生活難題之後,切忌漫無目的地亂闖亂撞,這樣不僅無法幫忙解決問題,反而有可能讓問題更加嚴重化。在麵對要解決的問題,必須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就如案例中的劉峰一樣,先查閱相關的心理書籍,了解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的心理,然後在跟他們打交道的時候才能做到有備無患。
3.注意掌握解決難題的方法和技巧。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解決辦法,因此,要想幫助老板將他所遇到的事情獲得一個圓滿的解決,除了要事先了解與問題相關的知識、背景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商場叱吒風雲的老板也不例外。當他們遭遇了這些生活中的難題的時候,作為下屬,自然是以不幹涉老板的家事為宜,但是你也不妨多留一份心眼,如果通過溝通他願意跟你談及這些困擾,那麼就代表他有意向你尋求幫助,這時你不妨幫他想想解決的辦法,這對於你今後的職場生活來說,可以說是一大契機哦!
要正視老板的“惰性”
惰性,每個人身上都有,老板也不例外。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老板“三下五除二”就把身上的事情推得一幹二淨,任憑自己的員工在那裏累得滿頭大汗,他卻在那裏穩若泰山,絲毫不理會別人的勞累。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和老板在心理上拉開了距離,堅決地站在了老板的對立麵。其實我們之所以會這麼做,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高看”、“神化”了老板,老板,畢竟他也是個人!
【案例傳真機】
小房一進入這個公司,就覺得這個老板與眾不同--太懶了。什麼事情都想推給別人去做,哪怕是自己的辦公桌,也不收拾一樣,總是推給秘書去做。即便此時的秘書正忙得滿頭大汗,而他卻在悠閑地喝茶看書。剛開始的時候,小房很不理解老板這樣做的目的,畢竟人們都說,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須大家一起努力,包括老板在內。如果老板占用員工的時間太多,效率又如何能得到提升?
可是後來小房卻不這麼想了,因為他覺得老板這麼做是有道理的。為什麼呢?老板幾乎每天都在外奔波、談判、見客戶、訂產品、抓銷售,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息。那麼來到辦公室,他的唯一目的就是讓自己的體力得到補充,而不是去做諸如清理辦公桌之類的小事,這些事情完全可以交給別人去做。
【心思解讀】
老板為什麼要“懶”?是玩物喪誌還是有另外的打算?我想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後者。老板的指責並不是去做一些小事情,而是做決策、領導員工去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老板充其量隻能獲得人們的尊重,卻得不到更多的利益。更何況,老板之所以懶隻不過是他“授權”之後的結果,事情都有人去做了,為什麼老板還要親自動手呢?我們之所以覺得老板懶,是因為我們始終站在員工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的,而不是站在老板的立場上去思考的。
【解讀在行動】
既然老板的“懶”自有他的道理,那麼作為員工,我們該如何適應老板的這種懶惰呢?以下幾點要做到:
1.不要被影響。
老板懶,並不會影響到企業的效益,因為他的事情已經授權給員工去做了。而我們懶則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利益,也會影響到企業的效益。一旦我們看到老板“懶惰”,並且受到影響,那麼工作就會陷入癱瘓狀態,這一點是我們不想看到的。
2.了解老板為什麼會懶?
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看到老板的懶惰之後覺得憤憤不平?因為我們不知道老板為什麼會懶,隻是單純地覺得他不做事情就是不對的,是吃白食的。其實老板之所以不做事情,並不一定就是吃白食,說不定就是在籌劃什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