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花開的時候吵著你了嗎(2 / 2)

而我的輔導,有一個方向,就是如何讓瀟瀟不一味“可愛”,而要學習“真實”。一個真實的人,敢於表現可愛,也敢於表現不可愛。說簡單一點,成熟的關係是真實的,而不是裝扮可愛。

瀟瀟不明白,為什麼她用盡努力讓自己可愛,還是免不了受這許多的挫傷。我對她說:“從此,你就不要太可愛了!”

花開無聲

一個人,他做得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這是自然的。但一個人,他隻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讚賞而做得好,就不大自然了。我這些年來,接觸不少這樣的人,他們在“別人”身上花的心力太多了,仿佛是,一舉一動,都為了得到別人讚賞,一言一行,都害怕受到別人批評。他們活得小心翼翼,活得很假,活得很累,活得越來越沒有意思,最後簡直都不想活了。

看到這種情形,我想起一個故事來:

有一個禪師,收了一個年幼的徒弟。這小徒弟很聰明,也特別喜歡別人讚揚他,誇他如何聰明。不管他有什麼好的想法,或是做了什麼好事,他都會去告訴所有的人,也就得到許多人的讚揚。

有一天,師父送他一盆含苞待放的荷花,對他說:今天晚上,你仔細觀察這盆裏的荷花,看它們是怎樣開放的。 小和尚很高興,心想,一定是師父看他最聰明,才讓他觀察荷花。於是,他捧回這盆荷花,整整一個晚上都坐在那裏,全神貫注地觀察荷花,他看到了一朵朵荷花綻放的全部過程。

第二天一大早,他急不可待地去見師父,手舞足蹈地向師父描述他觀察到的荷花綻放的各種細節。

師父聽完,問他:花開的時候吵著你了嗎?

小和尚聽了,寂然無語,若有所悟。回去之後,他開始靜靜思考師父說的這句禪語,試圖弄明白它的禪意。

所謂禪語,往往是精短一言,卻直探本質,意在引發頓悟。後來,這小和尚悟道了,自此,他的生命如花綻放,卻悄無聲息。

最好的教育,就是讓生命自然綻放,如塘裏的荷花,如野地裏的百合花。但這綻放,是出於內心的需求,是自然的表現,卻不聲張,不誇飾,不炫耀。

扮天使

過於追求別人讚揚的人,他們的所作所為,不是出自內心的意願,而是把關注轉向他人的反應。他們呈現出什麼好,就四處觀望,喧嘩不已,為了引人注目,得人讚賞。如果沒有受到關注,沒有得到讚賞,就覺得沒勁,就不想開花了。

他們的心思不放在綻放上麵,卻總在擔心“別人會怎麼看我”。這樣一來,他們就慢慢失掉天然的動機和力量。我看到,有許多人自幼是在讚揚聲中長大,到了後來,他們的自我不再綻放,反而變得枯萎了。

因此,對於生命成長來說,最重要的是內在品質,而不是外在裝飾。

許多年前,我在美國讀書,這個學校有一個傳統,人們叫“扮天使”,是指暗中為別的同學做好事,卻不讓人知道,對方就隻當是天使做的。

舉例來說,我好幾次回到宿舍,在門口發現一袋水果,或者一本書,上麵寫明這是送我的禮物,但我永遠都不會知道是誰送的。送者樂意,受者也高興。如果你願意,也可以扮天使,把好事做到別人身上。

現在想來,這樣的方式,可以在我們生命裏培養一種品質,就是默默行善,不求回報。這種行為,有比喻說,是左手做好事,不讓右手知道。這是一種多麼有涵養的善啊!

我也想到,在中國,我們也有類似的傳統,叫學雷鋒。便想起幼年時期,我們做了好事,別人問姓名,卻堅決不說。如果這是出於自然的心,也是何其美的行為呀。這美就如那荷花,自然綻放,無聲無息。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