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崛起的神州(二)(2 / 3)

巨龍騰飛

19世紀初,一位歐洲人曾下過這樣的論斷: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一旦這頭睡獅醒來,整個世界將在它的腳下發抖!150年後,這位偉人的論斷得到了驗證。醒來的中國不僅像一頭雄獅,而是像一條巨龍在世界騰飛。從1949年到1992年的43年間,中國大地發生了巨大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正在迅速崛起。

艾奇遜預言的破產。1949年4月,當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國民黨政府土崩瓦解的時候,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曾經斷言,中國共產黨解決不了自己的經濟問題,中國將永遠是天下大亂,中國是毫無出路的。

40多年過去了,中國的現實使艾奇遜等一些資產階級政治家的預言徹底破產了。新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沿著社會主義道路昂首闊步,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1971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鬆在一次著名講話中曾指出:“現在世界存在著五個強大的經濟實體,那就是西歐、日本、中國,當然也有蘇聯和美國。正是這五強將要決定經濟的前景,並將以各種方式在本世紀的後三十年中影響世界的未來。”尼克鬆的話,是對其前輩同僚何等絕妙的諷刺!

40多年,在人類曆史長河中,隻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然而,我們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逐步強盛起來,已經再也不是被人瞧不起的“東亞病夫”了,而是一個具有雄厚的綜合國力國家。

國力是一個綜合性因素。糧豐、鋼多、煤足、電增,是國力雄厚的主要象征,也是我國多少代人的追求。但是,隻有在社會主義製度下,這個“追求”才能夠成為現實。請看,1993年中國躍出的幾個輝煌的數字:

糧,總產量達4564億公斤,達到曆史最高水平。俗話說:“有糧則安,無糧則亂,糧食維係社稷安危。”我們這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不僅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糧食產量又有新的突破。

鋼,年產量突破8868萬噸,成為繼蘇、日、美之後的第4個鋼鐵大國。飽嚐了帝國主義堅船利炮淫威的中華民族,實在太想鋼了。當草原鋼城包鋼投產時,周恩來總理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專程趕去剪彩賀捷。當地質勘探人員報告西南攀枝花地區有大型鐵礦時,毛澤東主席竟是那麼一往情深:“攀鋼建不起來,我睡不好覺。”新中國正向著鋼鐵強國奮進。

煤,年產量達11.41億噸,穩穩當當地拿了世界冠軍。11.41億噸煤,約占世界煤炭總產量的1/5,如果按照每立方米煤炭1.35噸計算,它則有8.45億立方米,可築成11條萬裏長城。

電,年發電量超過8200億千瓦小時,位居世界前列。

我國有11.41億噸的煤,8200億千瓦小時的電,這意味著我國的主要能源有了基本的保證,給其它產業的發展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前景。

新中國經濟的振興,使國力有了一個比較深厚的基礎。新中國的強盛,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深厚的經濟實力。

人們不會忘記90年代第一個春天,我國把“亞洲一號”衛星發射上天的情景。

當時,世界航天領域正又一次籠罩在陰影裏。年初,美國的航天飛機升空後不久,就失去控製,導致發射失敗。2月22日,歐洲的“阿麗亞那”火箭攜帶日本的兩顆通信衛星升空後爆作,直接損失達6億美元。此後,美國的“大力神”火箭同遭厄運。世界航天發射領域不景氣,使人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集中到了中國。

中國成功了!4月7日,我國自行研製的“長征三號”運箭火箭,成功地把美國沒有發射成功的“亞洲一號”衛星送上了天,並且是準確入軌。

發射“亞洲一號”衛星的成功,與其說是一次商業性活動,倒不如說是一次民族智慧和力量的抗衡,它打破了一直由美國和西歐所壟斷的發射市場,不僅是一項技術成就,而且是一項重大的外交成就。

如果說“亞洲一號”的發射成功,使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的話,那麼,兩年後,“澳星”的升空更讓世界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