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第23課 《商道》—商亦有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2)(1 / 2)

謙虛受益,戒盈杯之謎

人真正的欲望不是滿足而是自足。

——《商道》

一個破碎的戒盈杯,卻是林尚沃最珍貴的人生財富。金正喜這幅《商業之道》縱使價值連城,也比不上那盞破碎的戒盈杯。

戒盈杯由當時名匠禹明玉製作,是一個曾深陷酒色後又幡然醒悟的回頭浪子畢其全身精氣打造的神器。

一個小小的酒杯使韓國誕生了偉人林尚沃,又使林尚沃明白“人真正的欲望不是滿足而是自足”, 戒盈杯,其精髓在於正確把握欲望之度。這正是現代人所缺少的。戒盈杯是“宥坐之器”,是它成就了一代貿易大王林尚沃。

人的內心如果充滿了名利、金錢、權勢的欲望終究會跌倒,戒盈杯,昭示了“滿遭損,謙受益。”

一名徒弟跟著一位名師學習技藝,幾年之後,徒弟覺得自己的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足以自立門戶,因此收拾好行囊,準備和大師辭別。

大師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問道:“你確定你已經學成了,不需要再學習了嗎?”

徒弟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自豪地說:“我這裏已經裝滿了,再也裝不下了。”

“哦,是嗎?”大師隨即拿出一隻大碗放在桌上,命令徒弟把這隻碗裝滿石頭,直到石頭在碗中堆出一座小山後,大師問徒弟:“你覺得這隻碗裝滿了嗎?”

“滿了。”徒弟很快地回答。

大師從屋外抓起一把沙子,撒入石頭的細縫裏,再問一次:“那麼現在呢,滿了嗎?”

徒弟考慮了一會兒,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滿了。”

大師再取了案頭上的香灰,倒入那看似再也裝不下的碗中,看了看徒弟,然後輕聲問:“你覺得它真的滿了嗎?”

“真的滿了。”徒弟回答道。

大師沒有再多說什麼,隻拿起了桌上的茶壺,慢慢地把茶水倒入碗中,而水竟然一滴也沒有溢出來。

徒弟看到這裏,明白了師父的良苦用心,趕緊跪地認錯,誠心誠意地請求大師再次收自己為徒。

此生應有崖,而知也無涯。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人,活到老,要學到老。”

波蘭著名鋼琴家阿瑟·魯賓斯坦,他3歲時學琴,4歲登台演奏,直到95歲他未曾間斷過對藝術的追求。因為他深知學無止境,藝術無止境,不間斷的創作會使心靈得到淨化,從而增加其本身的魅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巔峰之上,還可以再創巔峰。這一切的前提是——學無止境!

姓義而非利,大義行天下

林尚沃明明白白地回答:“小人既不姓利,也不姓害,而是另有一姓。”

“那你姓什麼?”

“小人姓義。”

——《商道》

在中國人的義利觀裏,常有一句話“金錢如糞土,人義值千金”,林尚沃也是如此。

聽林尚沃說自己既不姓利也不姓害而是姓“義”,樸宗慶不由得又把林尚沃重新打量了一番。經過前麵的一番詰問與對答,樸宗慶已經看出林尚沃絕不是那種從窮鄉僻壤來的雞毛蒜皮的小買賣人,而聽了這“姓義”的答複,樸宗慶更加明白,林尚沃絕非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