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近美國五角大樓(2 / 2)

1989年,五角大樓被正式列入美國曆史名勝紀錄中。大樓具有代表性的五個基本要點是:獨特的外圍牆壁結構,寬敞的中央天井,與華盛頓草地廣場間隔離地帶的景色,沿波托馬克河的入口以及別具一格的五邊形。60多年過去了,全世界還沒有見到五角大樓的複製品。

聯通三軍的“神經中樞”

五角大樓實際上是美國國防部總部的代名詞,是國家最高軍事機關所在地。美國三軍部隊指揮部都設在這裏,美國國防部長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也在這裏辦公。主要職能是保證國防部能夠卓有成效地完成征兵、訓練、裝備和指揮軍隊維護國家政治製度的使命。冷戰期間及其後美國的一係列對外軍事行動,如波斯灣戰爭、波西尼亞聯合治安行動、土耳其安撫計劃、索馬裏重建希望計劃等等,都是在這裏策劃和指揮的。參觀所能看到的隻是大樓極小的一部分,甚至連冰山一角都算不上,偶爾同匆匆來去的美國軍人擦肩而過,除了感受他們著裝的嚴整,敬業的姿態,筆者遺憾的是無法更深層次地、真正感受這座大樓所擁有的能量。

一個純粹的軍事機構,而且是集中了美國軍事核心機密的地方,敢於對外開放,的確需要一點勇氣和魄力。據我所知,世界上還找不出第二個國家有這份自信。當然,在1976年以前,五角大樓隻允許工作人員和官方參觀代表出入,普通老百姓還沒有資格進入參觀。在美國獨立200年大慶時,這棟神秘的大樓首次向公眾打開了大門。沒有想到,這一舉動受到公眾的極大歡迎,各種輿論讚賞有加,這給決策者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親民”和展示自己形象和氣度的機會。

據統計,每年大約有10多萬來自美國各地和國外的遊客到五角大樓參觀。負責五角大樓警衛的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空軍和海岸巡邏隊儀仗隊的隊員們陪伴遊客,並作有關的解說。五角大樓還設有方便殘疾人的入口,並可根據預約情況向殘疾人提供方便服務。乘坐市區地鐵會非常容易地抵達五角大樓。

2001年9月11日,是美國慘痛並流血的日子,五角大樓經受了建造以來的第一次沉重打擊。恐怖分子劫持的美洲航空公司77號航班從大樓的西北側撞入,造成樓內和機上共184人死亡,約10多萬平米的建築被毀。極為幸運的是,當時五角大樓這一側剛剛搞完內部裝修,陸軍部的官員們剛剛開始回遷之中,否則死亡的人數沒準就要加一個零了。當年11月19日,美國開始名為“鳳凰”的修複工程,共動用3000多名工人,在“9·11”周年紀念日前完成了大樓外觀和內部基本結構的修複。大樓內專門修建的小教堂門口開辟了一個展室,玻璃磚上刻下了以陸軍部人事局中將局長為首的184名死難者的名字,穿著軍裝的牧師告訴我們,每個月大約有6000多人前來這裏祈禱。

悠悠歲月終會撫平人們心頭的創痛,但時間不應積累起人們新的對抗與仇恨,更不應帶走對和平與安寧生活的向往!在世界日趨多極化的今天,美國作為最具影響力的大國,不更應該順應曆史潮流,與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一道共同構建超人類的和平大廈嗎?

(摘自《海外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