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謝恩(1 / 3)

一家人平靜地過了幾個月,這當中,薛貴和安惠倩沒有吵過一次架,盡管偶爾也會拌上一些嘴。

安惠倩問了金凱鳳一些金家的事情,金凱鳳含糊地回答了一些,那些不好回答或者她壓根就不知道的,她也就搪塞過去了。金凱鳳的話中更多的是對金家的不滿,她自己的那些不光彩的事情零星半點也沒有提到。所謂的“不光彩”也隻是別人的偏見而已,她這麼認為著,她不覺得那些事情不光彩。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盡管有的時候會招來別人的非議,但隻要問心無愧,生活依舊會很精彩,這就是金凱鳳內心深處深藏已久的座右銘。

安惠倩想再詳細地問一下金凱鳳在金家那邊的事,但覺得有點礙口,於是最終也沒有說出口,接著便緘默不語了。

幾個月裏,金凱鳳逐漸地適應了農村的生活,同時也學會了絕大部分的農活,而且做起農活來也明顯的地道了。克農村終究是農村,農活做起來終究有點累,有的時候甚至很累。好幾次金凱鳳心裏都覺得酸酸的,甚至也一度起了再回到縣城的念頭,但最後理智終究還是占了上風,於是這種念頭很快銷聲匿跡了。

看到金凱鳳能夠熟練年地做著農活,安惠倩的心裏樂了起來,但每次看到金凱鳳手上磨起的水泡,她又不免心裏酸酸的。但無論如何,每次幹農活時,她依舊會叫上金凱鳳,仿佛金凱鳳不是她親生的似的。而薛貴卻與安惠倩不同了,他盡可能不讓金凱鳳動手,能他一個人做的,他肯定不會叫上金凱鳳的,而且每每還要和金凱鳳說上幾句客套話,仿佛金凱鳳是自家親戚似的。這樣,金凱鳳好像又找到了當初金家那個大小姐的感覺了,於是時間一長,她便和薛貴走得近了,和安惠倩疏遠了起來。

一天,一家人正在吃飯。突然,安惠倩站了起來,說道:“唉,他爸,我們是不是應該去縣城一趟啊?人家把咱閨女養這麼大,而如今咱閨女竟回來了,不論是禮上還是情麵上,我們也要去謝謝人家啊。這個路我們不能不走啊,要不,人家怎麼看我們呢?你說呢?”

“嗯,這個是當然了。去,應該去!”薛貴一臉正色,慷慨激昂地說道。

“那就我去吧,你就不用去啦。你這個人說話不大不小的,明明是好話,你非得把它說成壞話。我去,我放心!”安惠倩這樣說,其實自然有她的道理,就薛貴這人,中間出什麼岔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好,那就你去吧。不過你腿不大好,路上你還是慢一點。正好你也好長時間沒有出過遠門了,趁著這次機會出去走走也當是活動活動吧。”薛貴望著安惠倩,笑了笑。

次日早上,安惠倩向金凱鳳問明了金家的具體地址,然後順手又帶了一袋子的紅薯,隨後便啟程了。

一路上,公交車停停靠靠,乘客上上下下,幾個小時的顛簸讓安惠倩實實在在地嘔了好幾回。畢竟她很少坐公交車,更不談出遠門了。

終於,車子在一個較為偏僻的停車場裏停下了,接著大片的人潮便湧動了起來。很快,安惠倩也便消失在了這洶湧的人潮中了。

走了好幾條路,拐了好幾道彎,安惠倩到了金家的屋外。望著那紅色的大鐵門,她喃喃了起來:“這城裏的人家就喜歡靠得這麼緊,好找才怪呢!這場院幹嗎弄得這麼大呢?又沒有糧食要存,這樣純粹是瞎搞。哎,不過人家有錢,你又能說人家什麼呢?”

走到大門前,她拿起鐵環輕輕地砸了幾下門,口中喊道:“有人嗎?”

也許是聲音不大,又也許屋裏根本就沒有人,好一會兒一點動靜也沒有。安惠倩的心裏嘀咕著:“這個時候家裏不會沒有人吧?難道我還要再回去不成?不行啊,這麼遠的路也不好走啊,況且把這紅薯再帶回去也不像話啊。”

正當她犯難的時候,一位老太太走了過來。望見安惠倩,她笑了笑,說道:“你是他家親戚吧?他家現在有人,他們現在多半在看電視,你使勁砸門,再使勁喊幾下,我估計就可以了。”老太太一雙眼睛不住地上下打量著安惠倩,好像眼前的這個村婦是一個國寶似的,生怕倏地從眼前消失,所以還是多看幾眼。

安惠倩躑躅了一會兒,接著便拉起鐵環使勁地砸了起來。不一會兒,透過門縫,安惠倩看到一個中年女子從屋裏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