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講經(2 / 2)

對他來說這可是一個可怕的念頭,因此旋即把這個念頭強行驅散了,雖然沒有了出家的念頭,但是卻怎麼也阻擋不了那顆學佛的種子在他心裏生根發芽。

一係列的儀式結束之後。

悟道大和尚在兩個小沙彌的虛扶下,登上了講經台,然後在蒲團上跏趺而坐。

這是一個小沙彌捧著一個托盤,上麵蓋著一塊黃布走了上來,擺在悟道大和尚的跟前。

眾人心中都在不停的紛紛猜疑這究竟是什麼東西。

就在眾人的猜疑聲中,悟道大和尚開始了講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四句偈語一道清淨之音傳入到了眾人的耳朵之中。

這個聲音聽在一般的信眾心中不覺什麼,隻覺得這個悟道大和尚不愧是得道的高僧,這個聲音都這樣的好聽,這樣的有魅力。

但是聽在前麵坐的那些大德高僧的耳中,卻是如同憑空霹靂一般震撼著他們。

坐在後麵的張丹峰非常明顯的感受到了這些超然物外的高僧們身體都不由自主的在那邊顫抖著,這是一種激動的顫抖,他甚至聽到了就坐在他前麵的永興大和尚一聲輕微的驚訝的聲音:“梵音相!”

“沒錯,就是梵音相!”

旁邊有幾個法師顫抖著聲音附和著。

“梵音相這是什麼東西?”張丹峰心中非常的好奇,有心詢問,無奈現在不是時候,於是隻得等到結束之後再問了。

就在他胡思亂想自己,悟道大和尚繼續以這種清淨之音說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同修:今天我們有這樣一個殊勝的因緣,在這裏演說《金剛經》,在佛經之中,部頭最大的就是般若?部。佛說《般若?經》,在說法四十九年之中,世尊用了二十二年的時間來講般若?。由此可知,般若?是整個佛法的中心。……”

在座的各位都是佛祖的信徒都知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也就是《金剛經》這部宏達的佛教經典,有很多人甚至每天早晚早晚一遍《金剛經》雷打不動可謂是非常的虔誠。

哪怕就是張丹峰這個對佛教一竅不通,不感興趣的家夥在大學的時候也曾很裝*的從圖書館借來閱讀過,當然了這家夥除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這句話就什麼也沒有記住了。

金剛經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般若類佛經的綱要書,也是整個佛法的中心。

自問世之後,即在社會上廣泛流傳,篡要、注解、類頌、重演、義記、采微、集解、科釋、宗通、決疑、大意,直說等略種注釋達一百多種。

其內容的博大精深以及其在佛經中的地位就由此可見一斑。

《金剛經》總共三十二品也就是三十二章。

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認為前半部說眾生空,後半部說法空。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對《金剛經》有很深的的認識,並且多次宣講過金剛經,他對《金剛經》逐品作了講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頌作總結,以闡發自己的心得。言簡意賅,直接命了,值得一看。

這部耳熟能詳的經典在悟道大師那清淨之音下委婉道來,明心見性直至心底,給了在場的以及電視機前和電腦前麵的給位信徒一種如沐春風、如浴甘露的感覺,他們從中受益匪淺,感受到了佛祖那無上的大智慧,並且從這種智慧中感受到了一種寧靜的解脫,還有充滿了無比激情的能量,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感受。

這也正是《金剛經》這不無上佛法給人帶來的福音。

當了這一切都離不開悟道大和尚本人深刻的理解,以及深入簡出、簡潔明了、娓娓道來的講演。

但是聽在那些高僧大道耳中卻如雷貫耳,振聾發聵,仿佛在不經意間替他們打開了一道大門,這是一條通往金光大道的大門。

雖然這個大德們還沒有跨進這個大門,但是他們卻從心底明白無誤的感受到了那條大道上散發的神奇的力量和神秘的氣息,這是佛祖留給他們的氣息。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過苦清修啊。

時間這一刻仿佛停止了一般,偌大的八大處除了烈烈風聲就隻有悟道大和尚的那帶有無上法力精妙佛法的清淨之音。

連平時嘰嘰喳喳不停的小鳥們此刻都停止了叫喚,安靜的聽在樹叉世上,聚精會神的聽著大師講法。

整整一天時間,這些信徒們都是盤坐在蒲團之上,靜靜的聆聽著大和尚的聲音,沒人走動,沒人說話,不知疲倦,不知饑餓的聽著大和尚演說金剛經中的精深佛法。

甚至連張丹峰也不例外,後來回來起來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坐下來的,隻覺得那一刻他仿佛體內充滿了無盡的能量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