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嚴肅地說:“僅僅依靠學曆、依靠年資,一定不是好的高層經理人才。大家都知道,企業要追求利潤,而利潤之創造完全係於人,評判人的工作效率,有業績可以依據;先進國家之所以進步,在於他們以業績來評判每個人的能力,絕不是靠學曆、年資作為評判的標準。我們常聽說外國人是現實主義,還我們是溫情主義。溫情對待別人的確是一種美德,擴而大之,溫情應該犧牲自己貢獻給社會大眾,才是真正的溫情。倘若對沒有實力、隻靠學曆和年資、倚老賣老的人給予溫情,阻礙了企業的發展,這種溫情是糊塗的、有罪的。這種溫情主義非但不是令人欣賞的博愛主義,而是不折不扣的徇私主義。”
外國人對員工的要求是公正無私、不講情麵,完全以工作績效來評估個人的能力,並嚴格要求工作的品質與工作的數量,這才是紮紮實實的人才主義。台塑用人的第一原則就是采用這種以工作績效為考核依據的人才主義。
不管是飛利浦還是台塑,都在向我們昭示著一個重要的理念,那就是才能是一個人立足於職場不可或缺的資本。
的確,隻有珍珠才能自然地把自己和普通石頭區別開來。你要得到重視,要出人頭地,就必須要有出類拔萃的資本,這樣才算找到了讓老板重視自己的關鍵。
歸根結底,要想為自己找到一片用武之地,最根本的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練就一番真正的本領。隻有能力才是真正屬於自己而任何人也無法奪走的本錢。
“精通”為你贏得良好的聲譽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各個企業對於員工專業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想讓自己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精通某項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一位成功的經營者說:“如果你能專注地製作好一枚針,應該比你製造出粗陋的蒸汽機賺的錢更多。”的確,對一個領域百分之百地精通,要比對100個領域各精通百分之一強得多。因此擁有一種專門的技巧,要比那種樣樣不精的“多麵手”容易成功。
中國有句俗話: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在任何時候,精通某項技能都是你立身企業的最重要資本。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各個企業對於員工專業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想讓自己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精通某項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德國的一家工廠的電機突然壞了,頓時停電了,一大幫技術人員圍著電機團團轉,就是找不出毛病,他們使出了渾身解數仍未能解決問題。正當工廠廠主打算另請高明時,電機組有一名基層員工毛遂自薦。
這是一個個子矮小,滿臉胡子,穿著沾滿油漬工作服的員工,他對廠長說:“我可不可以試試?”
許多人都瞧不起他,廠長也帶著一種懷疑的口吻問道:“你幾天能修好?”
這位矮個子員工想了想,說:“三天時間吧。”問他用什麼工具,他說隻用一把小鐵錘、一支粉筆就行了。
白天,他圍著電機轉悠,這兒看看,那兒敲敲,晚上,他就睡在電機房。到了第三天,人們見他還不拆電機,不禁懷疑起來,他的同事讓他別“打腫臉充胖子”了。
一位跟他最要好的朋友對他說:“修不了就趕快撒手吧!”
可是他笑著說:“別急,今晚就可見分曉。”
當天晚上,他讓人們搬來梯子,他爬到電機頂上,用粉筆在一處地方畫了一個圈,說:“此處繞壞線圈18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