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搭建互惠的雙贏平台(3)(1 / 2)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漁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要了一根漁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幹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來不及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漁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一點力氣也沒有了,他也隻能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寰。

又有兩個饑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漁竿和一簍魚。隻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約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隻煮一條魚,經過長途跋涉,他們終於來到了海邊。

從此,兩個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位生前經常行善的基督徒見到了上帝,他問上帝天堂和地獄有何區別。於是上帝就讓天使帶他到天堂和地獄去參觀。

到了天堂,在他們麵前出現了一張很大的餐桌,桌上擺滿了豐盛的佳肴。圍著桌子吃飯的人都拿著一把十幾尺長的勺子。

不過令人不解的是,這些可愛的人們都在相互喂對麵的人吃飯。看得出,每個人都吃得很愉快。天堂就是這個樣子呀!他心中非常失望。

接著,天使又帶他來到地獄參觀。出現在他麵前的是同樣的一桌佳肴,他心中納悶:天堂怎麼和地獄一樣呀!天使看出了他的疑惑,就對他說:“不用急,你再繼續看下去。”

過了一會兒,用餐的時間到了,隻見一群骨瘦如柴的人來到桌前入座。每個人手上也都拿著一把十幾尺長的勺子。可是由於勺子實在是太長了,每個人都無法把勺子內的飯送到自己口中,這些人都餓得大喊大叫。

以上兩個小故事很簡單,卻向我們揭示了同樣一個道理:懂得分享是一種聰明的生存之道。當我們摒棄自私的行為,為別人付出的時候,從某種程度說就是幫助了自己。因為,在這個崇尚合作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擔當全部,一個人價值的體現往往就維係在與別人互助的基礎之上。許多時候,與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我們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也才能使自己的價值最大化。

一家有影響的公司招聘高層管理人員,12名優秀應聘者經過初試,從上百人中脫穎而出,進入由公司老總親自把關的複試。

老總看過這12個人詳細的資料和初試成績後,相當滿意。但是此次招聘隻能錄取4個人,所以,老總給大家出了最後一道題。

老總把這12個人隨機分成甲、乙、丙三組,指定甲組的4個人去調查本市嬰兒用品市場,乙組的4個人調查婦女用品市場,丙組的4個人調查老年人用品市場。老總解釋說:“我們錄取的人是用來開發市場的,所以,你們必須對市場有敏銳的觀察力。讓大家調查這些行業,是想看看大家對一個新行業的適應能力。每個小組的成員務必全力以赴!”臨走的時候,老總補充道:“為避免大家盲目開展調查,我已經叫秘書準備了一份相關行業的資料,走的時候自己到秘書那裏去取。”

兩天後,12個人都把自己的市場分析報告送到了老總那裏。老總看完後,站起身來,走向丙組的4個人,與之一一握手,並祝賀道:“恭喜4位,你們已經被本公司錄取了!”老總看見大家疑惑的表情,平靜地解釋道:“請大家打開我叫秘書給你們的資料,互相看看。”原來,每個人得到的資料都不一樣,甲組的4個人得到的分別是本市嬰兒用品市場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分析,其他兩組的也類似。老總說:“丙組的4個人很聰明,互相借用了對方的資料,補全了自己的分析報告。而甲、乙兩組的8個人卻分別行事,拋開隊友,自己做自己的。我出這樣一個題目,其實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看看大家的團隊合作意識。甲、乙兩組失敗的原因在於,他們沒有合作,忽視了隊友的存在!要知道,團隊合作精神才是現代企業成功的保障!”

人生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是否善於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所擁有的,自私的人往往對他人漠不關心,他們隻在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隻管攫取,從不奉獻。這樣的人終其一生也不會獲得較大的成功。

工作中的失敗者常常抱著“我贏你輸”的態度,最後往往得到 “誰也沒贏”的結果。而真正的勝利者則具有“大家一起贏”的態度:“如果我幫助你獲勝,那麼我也就勝利了。”

競爭中也需遵守“禮”

有人把公司比喻成航船,老板是船長,員工就是船員。船員們的職責就是同心同力、風雨同舟,和公司一起謀求大發展,而互相拆台的惡果是船毀人亡。

在職場中,我們崇尚良性而充滿善意的積極競爭,同事之間、對手之間的競爭應該在一個公平的環境中有序進行。競爭的至高境界是和諧,而不是損耗式的“互燃”。在漢字中,許多詞很有深意。比如同在一個單位工作的人叫“同事”,為什麼要這樣講?“同事”一詞我們可以解釋為“為共同事業一起努力的人”。這意味著同事之間要同舟共濟而不是互相拆台,盡管有時候彼此之間會有利益紛爭,但是長遠目標與終極目標都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