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偉大的理想,輔以堅決的信心,施以努力的奮鬥,才有驚人的成就。
——(美)馬爾頓
讓你整個一生都在努力追求中度過吧,那麼在這一生中必定會有許多美好的時刻。
——(前蘇聯)高爾基
一、成功源於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努力,是取得進步所付出的代價;努力,是獲得成功必然的選擇。若要告別苦惱的命運,就要努力奮鬥;若要實現人生的夢想,更須努力奮鬥。生命隻有在勤奮中才有價值,而人生隻有在努力中才會走近成功。
1.成功隻青睞勤奮努力的人
天道酬勤。成功的人生,必然與勤奮有著難解難分的緣分。
勤勞能創造卓越的偉人,也能創造完美的自己。隻有勤勞,才可以從行動中發現成功的機遇;也隻有辛勤地付出,才能有豐碩的成果。
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把,是實現夢想的基石,而懶惰者隻會沉湎於悲歎之中,永遠不會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倡勤戒懶,這是實現人生目標、體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支點。勤奮是成功人生中無形的財產和力量。成功的人生中,從無捷徑可言。不管天資多麼聰明,人都少不得一個“勤”字。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說的就是任何一種成功和幸福的獲取,都是始於勤奮,成於勤奮。
隻有勤勞,才可以從行動中不斷發現機遇。而懶惰者即使機會擺在麵前仍會任其失去。如果你不甘平庸與貧窮,渴望幸福與成功的話,就應當徹底改變懶惰的習性。
為了成功必須勤奮,不要像懶惰的人那樣,永遠隻是一隻飛不起來的鳥。再普通的靈魂,也能在勤奮之火的燃燒中,放射出成功的奪目光彩。
業精於勤而止於惰。勤奮從來就是一切成功者共有的品格。在成功者中,不乏有體魄強者與弱者;不乏有出身顯赫與卑微者;不乏有知識水平高與水平低者……但卻沒有一個是不勤奮的。
勤,總是同“苦”字聯係在一起的。甘於吃苦,一輩子勤奮努力,是很難做到的。在我們勤奮工作的時候,盡管還沒得到成功的報答,卻已先磨練了自己的意誌,培養了自己的堅韌,這難道不是一種收獲嗎?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每天都早起,怕睡過頭,他給自己做了一個圓木的枕頭,枕這種枕頭睡覺,隻要稍微動一下,枕頭就滾開,頭就落在木床上,人就驚醒。司馬光把這個枕頭叫做“警枕”,意在警策自己,不可鬆懈懶惰。
以偉大的空想社會主義理論聞名於世的法國的聖西門,年輕時愛睡懶覺。為了克服這個壞習慣,他讓仆人每天早上向他喊道:“起來吧,偉大的事業在等待你!”聽見這莊嚴的喊聲,他隻好起來了。
18世紀法國哲學家布豐25歲時定居巴黎。他也有晚起的惰性,想克服,終未見效。後來他請了一個慓悍的仆人來監督自己。他和仆人講明:不管他晚上多遲才睡下,每天早上5點必定把他叫醒,叫不醒可以拖他起床,他要是發脾氣,仆人可以動武,如果仆人沒有做到要受罰。這位仆人忠於職守,終於使布豐每日清晨即起,看書、運動。
成功隻青睞勤奮努力的人。那些隻有美好想法而卻懶惰的人是很難獲得成功的。當代一位卓有成就的民營企業家,曾向新聞媒體講述了他創業的經曆:
我小的時候,家境不好。我從十幾歲就開始打工。在當學徒的七年當中,在老板的嚴厲監督之下,不得不勤勉學藝,從中我也不知不覺地養成了勤勉的習性。所以在他人視為辛苦困難的工作,而我自己卻不覺得辛苦,卻反而覺得很快樂。換個立場說,我覺得快樂的工作,在旁人看來,隻不過是認真工作而已,所以我與他人的看法,自有差異了。
從小,父輩們就始終一貫地教導我要勤勉努力。當時我想,如果把勤勉努力去掉,那麼一個人的人生所剩幾何?正因為我們有所期望,才需要勤勉努力;這是人生應當信奉的第一大原則。
通往成功的路上曲折和坎坷是擺脫不掉的困惑,而不管多麼聰明的人,要想走向終點,都少不了一個“勤”字。其實,人生中成功和幸福的獲取,大多都始於勤而且成於勤。
勤勉努力,可以說是一種無形的財產和力量。培養成勤勉習性的人,無論到了多大年紀,也無論幹什麼事情,都會由於習性的關係,不減勤勉而且更努力;也許他不覺得是勤勉努力,可是其所作所為,會自然表現出勤勉努力的行為。
有形財產總是要耗盡的。永存的是那些永遠寄托於自身的學問、藝術、技術,包括習慣等無形財產,這是終身不會被人剝奪的東西。而這些人生資產必須靠勤勉努力才能獲得,因此,勤勉努力的習性,也就成為終身不會脫離自己的貼身財產了。
人應在很小的時候,就培養成勤勉努力的習性。懶惰與勤勉一樣,都不能輕易地消失掉。而年紀大了,想改變懶惰成為勤勉,就很困難了。所以,必須自小就培養勤勉的習慣才行。
不少人並不是由於懶惰,而是擔心付出了心血和勞動仍可能失敗,仍沒有任何收獲,這當然有目標和方法是否選擇得當的問題。勤要勤在點子上,這是當今時代勤奮的特點。既要保持自己勤勞不懈的好作風,又要勤於研究,勤於尋找巧幹的門路,選擇一個最佳的突破口,使成功更易於可望可即。要相信,有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獲。
2.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有付出才會有收獲,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與種莊稼和水果一樣。隻有先播種,才會有收獲。這不僅是事業的規律,也是社會的規律。所以,如果你想獲得成功,那你就應該先付出你的辛勤與汗水。
如果你想要葡萄或者無花果,那首先得把樹種起來,然後通過澆灌培育,果樹才能開花結果,果實成熟你才能得到收獲。人生的道理其實就是如此簡單。
諾德史東家族發跡於1920年西雅圖一家簡樸的鞋店,並發展成為連鎖百貨企業,這家企業以服務和樂於取悅顧客而聞名。
顧客在數年之後還可以將所購買的衣服,以不滿意為由要求退貨;銷售人員會在全國各分公司尋找顧客想要的衣服尺寸和顏色;一位女售貨員甚至代表一位忘記送母親節賀卡的顧客寄送賀卡。
百貨公司的行政人員坦陳,這種細心為顧客服務的政策,也受到顧客們的濫用。有些顧客買了衣服之後隻穿了一次就退貨,也有些顧客特別訂購了一些衣服但不來拿,有些人甚至將諾德史東的售貨人員當作自己的跑腿一樣來使喚。
但這些都絲毫沒影響公司的營業收入,因為諾德史東已借著比其他同業更優良的服務,吸引了廣大的忠誠顧客。當經濟不景氣,致使許多同行停業或裁員之際,諾德史東的業績卻仍能在全國維持小幅穩定的增長。這就是他願意付出所得到的回報。
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的經曆也說明了付出和收獲之間的關係。他說:
“當我還在喬治城大學就讀法律係時,就已接受安德魯·卡內基委托出版一本關於成功哲學的書。除了從卡內基那兒得到一些旅費補助之外,其他一切費用都由我自行負責。”
“我對這份工作的奉獻,使自己承受了不少的負擔,我必須賺錢養家,而且許多親戚都嘲笑我。但盡管有這些阻力,我還是為這項任務工作了20年,在此期間我拜訪過知名企業的總裁、發明家、創始人以及著名的慈善家,由於這些人通常都不知道他們的成功原則(因為他們隻是去做而已),所以我必須花許多時間來觀察他們,並確定我原先假設能發揮功效的力量,是否真的在發揮功效。因此除了賺取生活費之外,我還必須為這些人工作。”
“處在親戚們的嘲笑和辛苦工作之間,有時真的很難保持積極心態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有時當一個人待在無聊的旅館房間裏時,甚至會覺得我家人的想法才是正確的。支持我向前邁進的力量使我確信,我不但能完成這本著作,而且當我完成它時會為自己的成功感到驕傲。”
“有時候,當心中出現希望的火苗時,我必須運用手邊所能運用的資源把它再煽大一點以免熄滅。使我堅持信念和理想,並且幫助我渡過難關的就是我從無窮智慧中所獲得的信心。”
20年來不斷地付出,並且忍受工作的艱辛,這需要付出多大代價?但是,他後來的成功,也是有目共睹的。
3.美麗蝴蝶的蛻變帶來的啟示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一個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必然要付出比別人多出幾倍的努力。惟有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好心的老人,在草地上發現了一個蛹,他把蛹帶回家。過了幾天,蛹殼上出現了一道小裂縫,裏麵的蝴蝶掙紮了好幾個小時,身體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來。老人看著於心不忍,於是,他拿剪刀把蛹殼剪開,幫助蝴蝶脫蛹而出。可是,這隻蝴蝶的身軀臃腫,翅膀幹癟,根本就飛不起來,不久就死去了。
蝴蝶為什麼會死去?原因是蝴蝶的成長必須在蛹中經過痛苦的掙紮,直到它的雙翅強壯了,才會破蛹而出。人的成長也是如此,不經過掙紮、挫折、磨練是很難脫穎而出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敢於吃苦,是人生的一種本錢,一份財富。
台灣的電腦專家兼詩人範光陵先生,在美國獲得斯頓豪大學的企業管理碩士學位,獲得猶他州州立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後來又專攻電腦,很早就寫出了一本《電腦和你》的通俗讀物,暢銷於台灣和東南亞。他又在國際上奔走呼號,推動成立了電腦協會,舉辦電腦講座,召開電腦國際會議,到處發表關於電腦的演講。由於他在這方麵的貢獻,泰國國王親自向他頒發電腦成就獎,英國皇家學院也授予他國際傑出成就獎。
就是這樣一個天才人物,剛到美國時也是靠打工吃苦才熬下來的。剛開始時,他在一家叫湯姆·陳的餐館做一份打雜的活。倒垃圾、刷廁所、洗碗盤、切洋蔥、剝凍雞皮……每天像個陀螺一樣忙得團團轉。餐館裏的人大大小小全是他的上司:大廚、二廚,連資深雜工都可以對他指手畫腳,動輒訓斥或隨意捉弄。他在兩年裏幹過各種各樣的雜工——收洗碗盤、做茶房、端茶送水、賣咖啡、做小工、做收銀員、售貨員……
他曾窮到口袋裏沒有一分錢,整天隻喝清水,咽麵包屑,但他仍然不停地思考著,摸索著,想找出一條路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掙了錢,上大學,念研究生,終於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世界上的事,從來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怕吃苦,圖安逸,是成不了大事的。試想想,哪位傑出人物不是吃得人間許多苦方才奮鬥出來的?
西漢時的匡衡,從小喜讀書,但他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裏,白天要下地勞動,晚上想讀書卻又因家貧買不起燈油。幸好隔壁住的是一戶有錢人家,於是他就在牆壁上鑿個小洞,每天晚上就借著隔壁射過來的一孔昏黃的光線苦讀,直到人家把燈熄了為止。就憑著自己的勤奮刻苦,匡衡讀完了許多借來的書。後來他聽說本村“文不識”家藏有許多書,他就去他家做苦工,並告訴東家,自己不要工錢,但要求東家允許他讀家裏的藏書。
古代像匡衡這樣的勤學之士很多。
早在春秋時代,孔子就為讀書人樹立了一個榜樣。孔子年僅十五就立誌苦讀,學而不厭,發憤忘食,以至到了“不知老之將至”的程度。孔子在晚年時還在學習《易》,居然使裝訂書簡的牛皮繩斷了三次。
明朝開國文臣宋濂小時候特別喜歡看書,但因為家裏貧窮,無法買書來讀,就每天向有藏書的人家借,把書抄錄下來,到期時歸還給人家。天氣寒冷的時候,墨汁都結成了冰,握筆的手指凍僵了,但他從未鬆懈過。
宋濂跟隨老師學習的時候,時常背著書籍,拖著鞋子,要經過高山深穀,凜冽的寒風把皮膚都吹裂了,數尺深的大雪有時連腳都拔不出來。回到家裏,四肢僵硬不能動彈,家人就用熱水慢慢擦洗,並用被子裹住他,很久才能暖和過來。就這樣勤學苦讀,宋濂入仕後平步青雲,官至大學士承旨知製誥,主修《元史》,被認為是明朝開國文臣之首。
相反,古今中外,曆史上有幾個紈絝子弟能有所成就呢?就拿美國的杜邦家族來說,這個家族是美國的億萬富翁。豪華別墅、專用飛機、遊艇和高級小轎車,家裏應有盡有。然而,這個家族的後代卻大都是平庸之輩。他們精神世界蒼白空虛,有時竟無聊到專門搞惡作劇,用絨布作食品餡招待貴客,或把數噸水泥散堆在鄰居門前。他們躺在先人的財富上尋歡作樂,意誌必然頹廢墮落。
許多優秀的人才既不缺乏情商又不缺乏智商,然而他們缺少的是吃苦的精神。這不是社會的問題,也不是環境的錯,而是自己的責任。
在老年時遭受艱難困苦是不幸的,這個道理人們都知道。然而,在少年時未經曆艱難困苦也是不幸的,這一道理卻不是人人都能明白的。享樂在先,或許令人羨慕,但這隻是一段過程,不會永遠樂下去,走到終點便是苦。而吃苦在先,也同樣隻是一個過程,不會永遠苦下去,走到終點便是甜。隻有趁青春時期為創業曆經磨難,才能在年老時享受甜美的果實。
4.努力的阿諾德與消極的布魯諾
誰比別人多一些努力,誰就會擁有比別人更多成功的機會。
當你努力了,不一定就有機會,但機會一定是源於你的努力。也就是說你付出了不一定能夠得到回報,但得到了回報一定是因為你有付出。
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隻有多努力一點,多付出一點,才會為自己創造成功的資本,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爭取到更多的機會。
在美國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兩個同齡的年輕人同時受雇於一家超級市場,開始時拿同樣的薪水。後來叫阿諾德的小夥子青雲直上,薪水自然提高了不少,而那個叫布魯諾的小夥子卻仍在原地踏步。布魯諾很不滿意總經理的不公正待遇。
終於有一天,他到總經理那兒發牢騷了。總經理一邊耐心地聽著他的抱怨,一邊在心裏盤算著怎樣向他解釋清楚他和阿諾德之間的差距。
“布魯諾先生,”總經理開口說話了,“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麼賣的。”
布魯諾從集市上回來向總經理彙報說,今早集市上隻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
“有多少?”總經理問。
布魯諾趕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後回來告訴總經理一共有40口袋土豆。
“價格是多少?”
布魯諾又第三次跑到集市上問來了價錢。
“好吧,”總經理對他說,“現在請您坐到這把椅子上,一句話也不要說,看看阿諾德是怎麼做的。”
阿諾德很快就從集市上回來了,並彙報說到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40口袋,價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質量很不錯,他帶回來一個讓總經理看看。這個農民一個鍾頭以後還弄來幾箱西紅柿,據他看價格非常公道。昨天他們超市裏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已經不多了。他想這麼便宜的西紅柿總經理肯定要進一些的,所以他不僅帶回了一個西紅柿做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麵等回話呢。
此時總經理轉向了布魯諾,說:“現在您肯定知道為什麼阿諾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布魯諾的臉紅了。
阿諾德之所以會取得好的業績,獲得成功,是因為他做事努力,頭腦靈活,盡量追求精確與完美。
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
小王和小羅同在一家公司工作,可是他們的差距卻非常大,小王已經從一個普通的小職員升為科長,而小羅在原來的崗位上依然業績平平,甚至在走下坡路,這是什麼原因呢?
他們兩個人當年同時到這家公司應聘做業務員,工作之初,他們都體會到了推銷的艱難,一度曾經都打過退堂鼓,沒有了信心,可是又一想,如果不做這份工作,暫時也沒有什麼其他的出路,於是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小王想,既然做了這一行,就要好好做,否則就失去了做這份工作的意義。於是,他十分努力,起早貪黑,隻要有一線希望的地方,他都要努力去嚐試。有時,即使自己費盡口舌,產品也一件推銷不出去。每當他拖著疲憊的雙腿走回家的時候,在路上看見那些蹬三輪車的人那麼辛苦地蹬車的樣子,他就想,如果自己不努力,將來有一天自己連蹬三輪車的人都不如,隻要自己多努力一些,早晚有一天能幹出點成績來的。
於是,小王給自己做了一套完整的推銷計劃書,每天不管有多累,都要絞盡腦汁想第二天要去拜訪的客戶的名單。他想,首先要從親朋好友那裏打開突破口,然後逐漸再找陌生的客戶,這樣做會容易一些。
計劃書做好了,每天他都按照這個計劃書去執行,果然有了很大的起色。慢慢地,他的推銷經驗越來越豐富了,因為建立了長期的穩定客戶,他的業績十分平穩,而且穩中有升。不久,他的業績名列公司的榜首,榮登推銷狀元的寶座。領導非常賞識他,把他提拔為推銷科長。由於不斷努力,如今他的事業蒸蒸日上,終於踏上了成功之路。
而小羅在工作上卻十分消極,他隻是為了工作而工作,毫無熱情可言,隻要能推銷出去一點東西,能夠維持自己的生活他就知足了,他不想那麼努力,那麼拚命。
他常說:“我可吃不了那個苦,多累呀!何必要做拚命三郎呢?”正是由於他的這種懶惰思想,在工作上他從不努力。他也羨慕人家升官發財,可是自己又做了多少努力呢?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命運。差異在哪裏呢?在自己手上,在於自己是否多努力了一點。
5.機會屬於那些樂於付出的人
每一個願意付出的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機會。
許多人抱怨自己沒有碰到發展機會,其實,他們沒有認識到,任何機會都是人們樂於付出而主動創造出來的。
需要你付出的人,總會給你一些回報。你可能不是能滿足客戶要求的惟一供應者,你應如何使客戶特別注意你呢?其中的竅門就在於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務。
有一天早晨,史瓦布來到他所經營的一家鋼鐵工廠,看到有一位公司的儲備速記員也在那裏,當史瓦布問他為什麼這麼早來公司時,這位儲備速記員說他是來看看史瓦布先生是否有什麼緊急的信件或電報要處理。他比其他員工早到了好幾個小時。
史瓦布向這位員工說了聲“謝謝”,並告訴他晚一點會需要他的幫忙。當天晚上史瓦布回到辦公室時,身邊多了一位私人助理,而他就是在早上令史瓦布印象深刻的那位儲備速記員。
這位年輕人吸引史瓦布的地方,並非他的速記能力,而是他願意多付出一點點的進取心。
無論你隻是位員工或公司老板,多付出一點點都可使你成為公司裏不可少的人物:為公司提供其他人無法提供的服務。也許其他人具備更多的知識、技術和聲望,但是,隻有你能提供公司不可缺少的服務。也許還有其他公司能提供公關專業服務,但如果你能容忍在半夜2點時被叫醒,並且以“願意做”的態度提供服務時,則客戶們將會記住你並會給你高度評價。
當你成為不可缺少的人物時,你不但能安穩地保住你的工作,同時還有能力選擇工作,這或許意味著升遷、換工作或挑選客戶。多付出一點點是驅除對貧窮和匱乏的恐懼,以及對付競爭者的方法。
諾瓦克在當了幾年不很賺錢的作家之後,被聘請去撰寫艾柯卡自傳。諾瓦克以艾柯卡迷人的一生寫成了一本令人讚賞的自傳,該書一度成為全美持續一年多的暢銷書。
雖然說艾柯卡的故事本身,可能在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的情況下,就能造就出一本暢銷書,但是諾瓦克在他的故事中加入了一些值得閱讀,而且具有激勵性的資料,使這本書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如今諾瓦克的名字在出版界相當響亮,而他所要求的預付款,也比其他作家高出許多。
諾瓦克就是憑借“多付出一點點”的信念,使自己處於能自行決定工作的地位。
“多付出一點點”的意義,在於強化自己的工作能力,並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如果你能以最佳心態,以提供最佳服務的觀念去執行你的任務,便能更進一步提高你的工作水平。記住這句格言:“力量和奮鬥是息息相關的因素。”
如果你在邁向明確目標的路途中,沒有精益求精的信念,那麼你為明確目標所定的計劃和其他一切努力都是白費。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成功,抱怨你的工作或你的薪水並不能使你成功,務必要把焦點放在盡可能做出最好成績的努力上麵。
6.持之以恒才能不斷接近成功
持之以恒意味著要有耐心。人生在世,越有耐心,越得益。偉大的成就無一不是耐勞和等待的結晶。
在通向成功的茫茫大海上,持之以恒是人的良友,要是失去它,即使彼岸就在眼前,也隻會徘徊於波濤之中。恒心是成功的雙槳,失去了它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如果你希望成功,就要學會持之以恒。
你在人生每一階段的每一次成功,都是把握住你的意向的收獲。如果沒有想要達到某一目標的意向,人就不會努力下去,也就不會有成功的一天。
持之以恒能使一個平庸的生命變得偉大,也能使一雙笨拙的手變得靈活有用,更能使一個普通的頭腦變得聰明不凡。有了它,就會生氣勃勃,充滿活力,永遠不會感到疲乏和厭倦,而成功的人生,自然就在你的掌握中。
即使你所定下的目標因為受外在的不利因素影響,不能圓滿實現,但是在你奮鬥的過程中,你卻有著精神的勝利與舒暢、內心的充實和快樂。
無數成功人士都指明,成功之路隻有一條,那就是努力工作。倘若你想投機取巧,等待你的隻是一生的平庸。
不要介意別人的譏諷和不解,即便有人說你的努力是得不償失也沒關係。付出的少,得到的必定也少。
千萬不要灰心喪氣,盡力去幹吧,現在播下的種子,日後定會開花結果。
生活不是速度競賽。隻要你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前進,沒有哪條路是走不通的。
持之以恒是苦澀的,但它的果實是甜蜜的。能夠持之以恒就能擺脫一切厄運,戰勝一切困難;能夠持之以恒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達到自己的目的。
持之以恒是一種力量,可以用它來磨練心誌、陶冶性情、抑製火氣、消除嫉妒、防止驕傲。隻要你能持之以恒,定會達到成功的彼岸。
7.即使遭遇滑鐵盧,也不能失去勇氣
人類曆史上所有成功者的故事都足以說明:堅韌的意誌可以使一切困難讓路。
堅忍不拔是成大事者的特點之一,那些曆經千難萬險終於攀上科學頂峰的科學家,那些出身低微、曆經破產困境的成功企業家,那些屢遭“退稿”磨難的著名作家……他們成功的一條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有了堅韌品質的支撐。
依靠堅韌而終獲成功的人,比以金錢為資本獲得成功的人要多得多。堅韌可以克服一切困難。試問諸事百業,有哪一種可以不經堅韌的努力而獲成功呢?
堅韌可以使柔弱的女子們養活她們的全家;可以使窮苦的孩子努力奮鬥,最終找到生活的出路;可以使一些殘廢人憑借自己的辛勞,養活他們年老體弱的父母。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功績之一——美洲新大陸的發現,也要歸功於開拓者的堅韌。
已故的克雷吉夫人說過:“美國人成功的秘訣,就是不怕失敗。他們在事業上竭盡全力,毫不顧忌失敗,即使遭遇失敗也會卷土重來,並立下比以前更堅韌的決心,努力奮鬥直至成功。”
有些人遭到了一次失敗,便把它看成拿破侖的滑鐵盧,從此失去了勇氣,一蹶不振。可是,在剛強堅毅者的眼裏,卻沒有所謂的滑鐵盧。那些一心要得勝、立誌要成功的人即使失敗,也不以一時的失敗為最後的結局,還會繼續奮鬥,在每次遭到失敗後重新站起,比以前更有決心地向前努力,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不論做什麼都全力以赴,總是有著明確而必須達到的目標。在每次失敗時,他們都會堅韌不屈地站起來,然後下更大的決心向前邁進。他們從不知道屈服,從不知道什麼是“最後的失敗”,在他們的詞彙裏麵,也找不到“不能”和“不可能”等字眼,任何困難、阻礙都不足以使他們跌倒,任何災禍、不幸都不足以使他們灰心。
堅韌勇敢,是偉大人物的特征。沒有堅韌勇敢品質的人,不敢抓住機會,不敢冒險,一遇困難,便會自動退縮,一獲小小成就,便感到滿足。
曆史上許多偉大的成功者,都是由堅韌造就的。發明家在埋頭研究的時候,是何等的艱苦,一旦成功,又是何等的愉快。世界上一切偉大事業,都在堅韌勇毅者的掌握之中,當別人開始放棄無法繼續時,他們卻仍然堅定地去做。真正有著堅強毅力的人,做事時總是埋頭苦幹,直至成功。
有許多人做事有始無終,在開始做事時充滿熱忱,但因缺乏堅韌與毅力,不待做完便半途而廢。任何事情往往都是開頭容易堅持難,所以要估計一個人才能的高低,不能看他下手所做事情的多少,而要看他最終完成的有多少。在賽跑中,裁判並不計算選手在跑道上出發時怎樣快,而是計算跑到終點時間的先後。
一個人做事成功與否,要看他有無堅韌的毅力,能否善始善終。持之以恒是人人應有的美德,也是順利完成工作的基本條件之一。
二、放大膽量,敢想敢做敢追求
人生中,失去了財產你隻失去了一點點,失去了榮譽你就失去了很多,而若失去了勇氣,你就把一切都丟掉了。膽識和勇氣,是追求人生的成功不可缺少的精神動力。缺乏勇氣的人無論怎樣努力也很少能得到成功的機會。因為,懦夫永遠樹不起勝利的紀念碑。
1.陳金飛為什麼能淘得第一桶金
擁有膽量和勇氣,才能成就偉業,膽量和勇氣來自必勝的決心和獻身精神。
膽量和勇氣是成功人生的關鍵。有膽量和勇氣的人敢於冒險,敢於在短時間內做出決策。在途中徘徊猶豫是摘不到金蘋果的,天賜良機隻給大步前行者。猶豫不決無異於自囿一方黑暗世界,勇氣是心靈的啟明星。
北京通產集團總裁陳金飛正是靠膽量和勇氣成功的人。
陳金飛創業伊始,他的第一間辦公室在京郊高碑店鄉一個豬圈的後麵。
當時,他們把大通裝飾廠建在那兒,是聽說周圍有大約20萬塊磚埋在地下。房子蓋得很隨意,根本沒有設計圖紙,窗戶都不一樣大,因為窗戶是從外麵撿來的。就這樣他們蓋起了車間和辦公室。辦公桌是一個撿來的40厘米高的圓台,他們又找來了木頭,釘了6個離地麵隻有20厘米高的小板凳,最奢侈的家具是一把撿來的老式竹椅。在這裏他們接待了工商局、稅務局的同誌和對他們企業感興趣的許多客人,其中包括外商。
沒錢買設備,他們就買鋼材,邊學邊幹,做出了台板印花機。創業初期,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們用雙手自己幹出來的。
廠房設備有了,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生意,他和工人都處於集體失業狀態。當時他心裏真著急,天天騎著自行車到處找活兒。那時可沒少受委屈,很多客戶一看他們都是年輕人,又是私營企業,客氣的人不理你,不客氣的人幹脆把你轟出來。那種屈辱的感覺不親身經曆是無法想像的。他們隻能盡快調整心態以麵對新的困難。
陳金飛清楚地記得第一筆生意,也是最小的一筆生意隻賺了35元錢。是他騎著自行車從先農壇體育場找來的,給北京籃球隊印7件跨欄背心的號碼,回來後他和工人們不到10分鍾就幹完了,35元到手。興奮之餘,他們又集體失業了。
當時條件那麼艱苦,但還是和外商談成了第一筆涉外生意。外商是一位金發碧眼的漂亮女士,她是加拿大的紡織品進口商,要進口一批兒童服裝。談判時,陳金飛他們當然邀請客人坐在“最豪華”的竹椅上。那是冬天,屋裏沒有暖氣,特別冷,竹椅又透風,外商冷得受不了,也顧不得舉止風度了,就蹲在竹椅上和他們談,她從來沒見過這麼艱苦的談判環境。到今天陳金飛也沒弄明白外商當時為什麼會跟他們簽合同。也許是運氣吧!這筆生意他們賺了十幾萬美金,在當時是個大數目。
陳金飛認為成功的關鍵是膽量和勇氣。建廠初期,他們遇到的困難是難以想像的。除了資金、技術、人員這些每個新生企業都會遇到的問題外,由於社會的不理解而強加給他們的不公正待遇,幾乎成了他們難以逾越的鴻溝。如果沒有膽量和勇氣堅持下來,今天陳金飛就不會擁有這一切了。
記得有一個美國發泡印花的訂單,當時這種技術還沒人掌握。國營大廠怕麻煩,不願意冒險沒有接。外貿公司問到陳金飛他們,他們毫不猶豫地接了下來。合同簽了,還不知道怎麼幹,那時真急了,天天跑化工商店,請教工程師們。通過多次的實驗,他們終於掌握了發泡所需的各種化學原料的配比和溫度。那時也沒有聽說過發泡機,電吹風、電烙鐵都成了工具。車間裏經常能聽到工人們興奮的叫聲:“發起來啦!”那神情不像是工作,更像是一群做遊戲的孩子,談笑間保質保量地做成了近百萬元的生意。當時車間對外絕對保密,主要是怕外商看見了他們的工作條件而被嚇跑。他們憑著敢於麵對困難的勇氣和敢於嚐試新事物的膽量,掌握了發泡技術,並控製了近兩年的時間。
膽量和勇氣使陳金飛的決策能力經受了鍛煉,膽量和勇氣讓陳金飛淘得了第一桶金。
2.抓住成功的機遇需要膽識加慧眼
隻有具備一雙慧眼並有膽量,才能在風險中發現事物的本質特征,才能在變化中預見其發展規律,才能大膽地開辟未來。
抓住成功的機遇需要膽識和慧眼。根據美國一家公司對世界上100位成功者的調查,發現他們身上存在著一種共同的素質,這就是膽識。
當機遇不在時尋找機遇,機遇到來時發現機遇,發現機遇後抓住機遇,這是那些渴望成功的人應該具備的本領。
有位哲學家曾經說過:“機遇隻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什麼叫“有準備”?它包括眾多的內容,而見識和膽略是最基本的一項內容。有見識和膽略的人才可能抓住機遇,缺乏見識和膽略的人即使機遇頻頻向他招手,他也會視而不見,就算看見了也抓不住。
廣廈集團掌門樓忠福正是這樣的人。他憑借著自己的慧眼和膽略,多次抓住了機遇,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走向了事業的輝煌。
1984年秋,東陽縣城建公司招聘經理。當時東陽縣城建公司無論從技術、設備還是人員上來看,都呈現出一窮二白的景象。這種狀況動搖了許多想應聘的人,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冒這個風險。
終於,在城建公司跑材料的樓忠福出麵了,他要應聘公司的經理。當時他的許多親朋好友都勸他認真考慮這件事,不要隻為當這個官兒便參加應聘,當官兒自然好,可這也是要負責任的。
樓忠福麵對這些好意斬釘截鐵地回答道:“我既然敢躍到舞台上,我就不怕負責任。”
由於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樓忠福於1984年11月13日被正式任命為東陽縣城建公司經理。樓忠福並不是單憑膽大來應聘經理的,他在做出應聘的決定之前,就曾對東陽縣城建公司分析過無數遍,最後他得出了結論:要圖強、要發展,隻有靠具有嶄新思維的新一代領導人;而有了新一代領導人,企業就一定能壯大,能發展。
上任之後,樓忠福一步一步地實施著他的計劃。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他不但將“城建公司”更名為頗有氣派的“東陽縣第三建築工程公司”,而且當機立斷,與鎮政府簽訂了為期5年的承包合同。
這個承包合同對於樓忠福來說就是一張軍令狀。在這張軍令狀上,白紙黑字清楚地寫著東陽三建產值的遞增和利潤的實現計劃、企業的發展規劃等多項內容,而且還寫明了公司經理享有充分的自主權,並且除了死亡和觸犯法律外,上級主管不得任意撤換,必須給樓忠福一個完整的施展身手的5年。
樓忠福在簽訂承包合同時說:“上台,就意味著風險。我不怕風險,承包是我提出來的,我必須承包,我要求簽訂5年合同,定死總目標,而且必須公證。我不怕說出利潤每年遞增20%的諾言,我也不怕我達不到目標就將支付巨額違約金。但是,任何人都不能隨便撤換我。”
鎮長很開明,既然選定了樓忠福,就放手使用,很快便在合同上簽了字。自此,樓忠福踏上了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