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讓領導知道你的思路(3 / 3)

2005年,日本豐田汽車愛知廠有6萬件創意提案,平均每1位員工提出11個創意,公司上上下下的每位成員,時時刻刻用心發掘可能隱藏的浪費,透過提案改善製度,將每個人的智慧與潛力,做淋漓盡致的發揮。現在,豐田每年共有56萬件改善提案。

為了激發員工提出創意的意願,每個創意提案最低500日元的獎金,最高則有20萬日元獎金,或許獎金並不高,但是豐田的目的不是讓員工賺外快,而是讓員工有意願去思考。員工有任何一個新想法,都可以寫紙條提報上去,提出自己的創意,創意正式提出前要跟上司溝通,這樣的好處就是員工有機會可以跟上司交流,上司也有機會可以了解員工的想法。

雖然並不是所有公司都像豐田公司一樣遠見卓識,但是,把你的創意及時地和你的領導溝通,和你的領導分享你的創意,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你能夠有一個新思路固然很重要,可是如果不能與人分享,就難以獲得支持。如果最後沒有實現你的思路,那這個思路就沒有任何價值。

從上麵的故事裏,我們還可以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每個人對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但並非每個人都有將自己的想法實現的機會,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那些懂得與上司分享創意,懂得尋求上司的理解和支持以實現自己創意的員工,才是最有創意的員工。他們的創意,也才最有價值。

李清是國內一家通訊設備研發公司設計部員工,他的工作就是對目前市場上已有的通訊設備進行分析對比,並從中發現具有空白性質的創新點。

在一次設備的檢測中,李清發現了對手公司設備中的一個重大缺陷,他認為,自己完全有能力攻克這個缺陷,而且自己已經有了一個更好的創意,不僅可以彌補缺陷,還可以大大提升這個設備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壽命。

他沒有在第一時間將自己的創意告訴設計部經理,而是開始私底下操作。他覺得,自己如果能夠單獨設計出這個新的設備,將有可能獲得物質和職務上的雙重獎勵,而告訴了經理,最多就是一點獎金而已。

但是設計研發的過程並不像他想的那樣簡單,他遇到了很多的技術難題。他又不能去和其他員工討論,也不敢尋求經理的支持和幫助。時間一拖就是三個月過去了。對手公司已經發現了自己設備中存在的重大問題,而且也開始尋求解決的辦法。眼看李清的機會就要浪費掉了。

最後,他還是找到了經理,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經理,希望經理能夠在人力和技術上支持自己的創新。經理怒不可竭,“你知道嗎?如果你在三個月前就告訴我這個創新點,現在我們已經研發出來,並且已經占領了市場。可是現在已經晚了,對手公司已經馬上就要推出新的修補過的設備,我們還研發這個東西有意義嗎?”

最終,李清的創意被扼殺了,因為過後不到一個月,對手公司就推出了自己的新產品。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個新產品完全就是按照李清當初的構想設計和製造的。

李清雖然是個人才,但是卻不懂得去分享,如果他一開始就能夠把自己的想法和領導分享,結局可能就是共贏了,然而因為他的猶豫卻使得自己失去了一個絕好的機會,其實在辦公室裏,很多人也很有才能,總會有新的思路和創意出現在他們的頭腦中,可是卻總沒有出頭之日。

正是因為每一個領導都希望自己的職員優秀,都希望公司能更強大,但是不懂得去分享自己思路創意的職員,就很難從領導的位置去思考,也無法從公司的根本利益去看待問題,這樣的職員,領導也隻能望而興歎。所以,我們想讓自己在辦公室裏多一些晉升的機會,就需要將自己的思路共享,將創意拿出來共同努力,一個好的創意加上領導的幫助,一定可以讓我們在辦公室裏迅速攀升,成功得到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