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逄通上位(下)(2 / 2)

見黃元度精神有些萎靡,黃嬌與逄瑛都問候了幾句,很快便轉入了正題。

“父親,逄檜死後,太尉一職空缺,另有西京關主帥及左右兵馬使配置人選,今天都要訂下來。國不可一日無帥,軍不可一日無將,哀家慢夜長夢多。”黃嬌翹起指甲,平聲細語地道。

逄瑛亦侃侃而談,“西京關主帥倒也好說,現城衛軍統製楊鎮將軍足以勝任。至於左右兵馬使,一位選中這次立下大功的辛棄疾,另一位則要從邊將中挑選了。我的打算是由東京關將軍穀破虜出任。辛棄疾善於用計,穀破虜通猛異常,兩人配合相得益彰。再加上楊鎮坐鎮,定能是我關中之穩如泰山。”

很顯然,逄瑛對大齊排得上號的軍中宿將都下過功夫,說起來頭頭是道。黃元度看了暗暗點頭,再過二十天便是新年了,小皇帝也將十七歲了。距離親政,也不過一年的時間了。現在的逄瑛,與兒時的頑劣簡直判若兩人。

逄瑛身高七尺四寸,額頭、顴骨、下巴,都比較突出,雖然看上去並不怎麼英俊,卻有一股懾人的英氣。逄瑛聲音較粗,聽上去十分渾厚,不似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不過,這種聲音使得他說話顯得沉穩,還帶著凝重的自信,這些因素加上本身九王之尊的地位,使得逄瑛的話有著很強的說服力。

對於這個調整,黃元度沒什麼意見。說起來,楊鎮當初出任城衛軍統製,黃元度還有些不太舒服。當初整倒楊鎮的老丈人(大帥韓忠)的時候,黃元度也使了不少手段。雖然黃元度不知道逄檜是如何說服楊鎮的,還把女兒嫁給了楊鎮之子楊動,卻也知道,楊鎮對自己不太待見。楊鎮能與逄檜“相逢一笑抿恩愁”,倒不見得能放過他黃元度。

現在,要把楊鎮調到長安去,繼承他親家的征西事業,黃元度是十分樂意的。

對於辛棄疾和穀破虜兩個人選,黃嬌也表示同意。長安那個地方,與大金的軍隊就隔著一條渭水,不太安全,放幾個戰力強的人主持關中,再合適不過。

三人都點頭同意,西京關的人選就這樣定下來了。至於朝中其他人的意見,對不起,大齊還沒有進展到組織考核、民主評議的地步。

“關於太尉一職,鑒於現在的局勢,還是選一個老成持重的人選來吧。逄國公年高德韶,亦曾執掌軍中多年,經驗豐富,讓他來管一段時間太尉府,哀家覺得還是很合適的。”黃嬌很隨意地道,像是說一件十分相當然的事。

黃元度看了一眼,逄瑛卻低著頭,正在來回轉著手中的茶杯,好似在賞玩一件古玉器。黃元度不知道逄瑛在想什麼,隻好道,“老國公的確有些威望,隻是年齡太大了些,年過七旬,耄耋之年了,能不能有精力來管好軍中是個疑問。再說,現在戰事剛剛結末,軍中局勢複雜,老國公畢竟脫離軍中多年了,上來就執掌太尉府,恐怕以服眾。”

“哦,老國公的年齡的確大了些。”黃嬌聲音淡淡,倒沒有激烈駁斥父親,“其實呢,這也沒什麼。我們不需要老國公一直掌管太尉府,不過是借他的威望,穩定一下軍中。等過了一兩年,或者皇兒親政的時候,再另行選人就行了。至於久離軍中,那更不成問題了。我曾問過習太醫,老國公對軍事還是挺關注的。其門生故吏,各個姻親,不少都在軍中從業。老國公對軍事還是很了解的,應該不會有生疏的情況。”

……

黃元度與黃嬌有如閑聊般說著,意思都很明顯。兩人說了一會兒,便目向逄瑛,逄瑛年齡不小了,兩人自然要問他的意見,畢竟人家才是皇帝。

逄瑛也是猶豫不決,喬震川和董蘭成都讓他有些傷心,這兩天心情也十分糟糕。逄檜身死,軍中空餉,軍官貪瀆,逄瑛在短短幾天就接到這麼多負麵的東西,難受得要命。

太尉人選正在膠著中,就在這時,國公府發生了一件大事,直接使得逄通上位成為定局。

臘月初十,對於國公府是個大日子,國公府嫡長孫逄霆迎娶山東關右路兵馬使叢逵之女叢玉霜。早在十月初,叢逵便送女來到了江寧,住進了原來自己原來的舊宅中,一應用度均在江寧置辦。

國公府嫡長孫大婚,整個江寧城都轟動了。國公府第張燈結彩,賓客雲集。幾乎所有江寧城及附近州府的官長,都趕到了國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