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原來是他(2 / 2)

郎伯岩神色怔怔,半天後才歎了口氣,“宋錚這等人才,若是真能為我所用,必能助我成就大事。”

“你就省省吧,”欒樛麵露譏諷之意,“人家現在可是春風得意,在大齊,聖上都尊一句‘宋師’,難道你大蜀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吸引人的?宋錚不是蔣魁!”

郎伯岩深吸一口氣,淡淡地道,“也好,他既然來到我們大蜀,就不用回去了。他不是喜歡巴山蜀水麼,埋骨於此,想必他也很樂意吧!”

自從遇刺後,宋錚一直沒有出驛館,每日隻是與元好問喝茶論詩,或者到會賢樓去,飲酒作樂,過得倒頗為愜意。

奧屯巴倒是沒閑著,天天出去打探消息。而張崇亦隔三差五與王若雄聯係,關注成都的局勢。可惜,經過最初三天的緊張搜查之後,遇刺風波漸漸地平息下來。

元好問與宋錚數次討論殺手的來曆,卻無所果。本來,兩人來到蜀國都有各自的任務,現在卻隻能像農家翁一般,安心蹲在驛館裏。其實,兩人都在等同一件事,那就是北方戰局的變化。不管是大齊兵折潼關,還是兵圍長安,都會對蜀國的政壇產生重大影響。

有一個愛好,是宋錚和元好問都愛幹的,那就是看邸報。在郎伯川遇刺前,邸報上非常熱鬧,都各抒主張,討論是不是應該援助西夏,或者是不是與大齊交好,這是一個問題。

不過,郎伯川遇刺後,這些消息便很少了,西夏內部不穩,何來援助西夏一說?

郎伯川這幾天也老實了,呆在府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隻是與宋錚的通信沒有間斷,除了開始表示了感謝外,其餘的便是討論詩詞。

郎伯川的文藝修養不是蓋的,可稱得上才情滿腹,是個堪比南唐李後主的人物。從心裏而言,宋錚還是比較喜歡郎伯川當皇帝的。這麼一個文藝皇帝,對大齊來說沒有什麼威脅。

反而對於郎伯岩,宋錚比較警惕。郎伯岩陪同郎正淳從青城山回來後,專門代表郎正淳跑到紫氣苑,向宋錚表示了感謝,並表示了捉拿凶手的強烈決心。

宋錚分辨不出郎伯岩是真心還是假意,反正接觸起來,老二不像老大那麼讓人親近。

九月十八日午間,宋錚正隆床高臥,與周公相會呢,被李伢叫醒,說是西夏皇帝傳旨,要接見宋錚。

宋錚不情願地起來,心裏暗自嘀咕,是不是郎正淳要感謝自己,給自己發點金銀財寶啥的?直接送到紫氣苑來多好,還得讓小爺跑一趟。

該去還得去,宋錚很快將自己收拾妥當,跟隨傳旨的太監出了紫氣苑。剛一出門,便嚇了一跳,門外竟然站著二百多名蜀國禁軍。

宋錚暗自撇嘴,看來那個殺手把郎正淳嚇得不輕,派了這麼多人來保護,自己的麵子倒真不小。

驛館距離蜀王宮不遠,很快,宋錚便進了宮,來到大業殿。

太監通報後,宋錚正了正衣冠,快步走進殿內。宋錚知道,大業殿是郎正淳的書房,郎正淳會在這裏接見自己,還真讓人意外。這裏不是什麼很正式的地方,皇帝在自己的書房接見外國使節,怎麼看都有點兒怪。

踏入殿內,宋錚抬頭掃了一眼,見一個高額頭形態甚偉的家夥坐在幾案後麵,連忙跪倒,“外臣大齊禮部郎中宋錚,叩見聖真人大威皇帝陛下。”

郎正淳愣了一下,旋即笑道,“你也知道朕的這個稱呼?果然有點意思。平身吧,看坐。”

宋錚謝禮後,看了一下坐位,不由得感到好笑。那可不是是椅子、胡床之類的,而一個蒲團。中間還有一個八卦圖案。早就聽說過這家夥是玩道教的,這種接見方式也別致。

“你怎會稱吾為聖真人?是川兒告訴你的吧?”

“是外臣主動向太子殿下打聽的。”宋錚作了一個道家的稽首禮,“外臣亦信道,小號靈空子。”

“你也信道?”郎正淳滿臉意外之色。

“正是。不過,這靈空子是外臣自號,並非道家真人賜號。”宋錚說自己信道,不過是和對方套套近乎。靈空子這個名字,他從大金返回大齊時,倒是用過。

郎正淳果然喜道,“信奉道教,全由內心。是否有真人賜號,倒不打緊。”

“聖真人所言有理,外臣受教了。”

郎正淳哈哈一笑,“如此說來,你來得也正好。這本《赤鬆子試》我有不明之處,不妨你與朕探討一番。”說著,他把書拿了起來。

宋錚一看,心裏微微一跳,這本經書怎麼跑到他手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