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對手出台(1 / 2)

田金昌與眾人交往日短,也難怪辛羽會把目光投向他。不過,眾人卻不知,田金昌早就心向宋錚。他出身平常,結交的權貴不多,而宋錚介紹他與徐明軒、朱佑瞻相識,讓他看到了希望。眼睛,他自然不會與宋錚背離。

隻見田金昌連忙起身,抱拳道,“請諸位放心,我雖然是河南路武舉,但對小郎是心服口服的,實情絕不會從我這裏泄露出去。”

“那就好!”辛棄疾點了點頭,接著轉頭對宋錚道,“你是山東路文舉的頭名,想必已經有不少人知道了這件事。這個無需隱瞞。你也慣於書生打扮,所以在參加接下來的比試前,你仍然作書生本色。要給眾人造成你隻會紙上談兵的印象,麻痹其他對手。”

宋錚暗道,辛棄疾果然老練,考慮到非常周到。自己方才從武院出來時,隻是想著少出風頭,卻沒想到這一做法還真的保護了自己。

“好了,你們幾個要參加考核的,都和小郎交流一下心得,增加一點經驗。說不定,你們也能考個一之六等出來!”辛棄疾鼓勵道,“田金昌得武進士應該沒什麼問題,至於能不能進前十二,還不好說。而你們四個,要借小郎的東風,發揮出自己的水平。莫讓城衛軍的考官們看貶了!”

眾人轟然響應。宋錚站起身來,領頭向辛棄疾告辭。

眾人一齊到了宋錚的房間,由宋錚、田金昌評說,並講出自己的觀感。楊動等四人,自然受益匪淺。

在接下來的兩天,宋錚就窩在武院內,一方麵潛心研究兵法,另一方麵,他也受到辛棄疾的重點照顧。宋錚雖然自負急智,但論起實戰來,與辛棄疾這樣的百戰將軍相差還是很大的。不管是排兵布陣,還是攻守節奏掌握,辛棄疾的的兵法素養都極高。可以說,辛棄疾的本事,遠超他的郎將職位。

辛棄疾之所以在山東路受到壓製,主要由於他的個人性格原因,一方麵是他疾惡如仇,與一些蠅營狗苟之輩截然不同,另一方麵,辛棄疾文學水平極高,擅長題詩作詞,並非完全是赳赳武夫,這一點又讓他與其他將領有差距。所以,在喬震川出任山東關總督之前,辛棄疾一直是一名裨將。被喬震川看重後,才升為郎將。

大齊武將級別,以元帥最高,不過,元帥是一個榮譽職位。大齊建國以來,惟有韓忠被稱為大帥。就連王爺逄檜,也不是元帥。不過,逄檜是王爺,以太尉之職掌兵權,與元帥無異了。

元帥之下,為上將軍、大將軍、將軍、郎將、裨將。各州的守備,一般就是郎將。而各邊關總督則為上將軍,被俗稱為萬戶侯。邊關軍的左右路兵馬使相當於總督的副手,級別是大將軍。每個邊關的軍隊,一般又為分五部分,每一部分的掌管者為將軍。每個將軍麾下,有二至四個不同的參將。參將是習慣性稱謂,其級別就是郎將,也就是千戶。參將以下,才是裨將。裨將也是級別最小的將軍,即副千戶。

大齊除了邊關軍外,還有地方部隊。大齊總共有山東路、荊湖南路等十一路,每路有總兵,總兵的級別一般是將軍。每路下邊各州的守備,級別是郎將。陸恒山原為密州守備,即為郎將。而調任曆城守備後,級別沒變,不過位置卻重要多了。而楊仝接任密州守備後,級別也提為郎將。

當然,地方部隊和邊關軍有交叉。比如,喬震川是山東關總督,同時兼任著山東路總兵。這主要是為了方便喬震川協調山東路所有的地方兵馬,一旦有戰事,喬震川可從容調度地方部隊充當後勤或預備人馬。

另外比較特別的是京畿道城衛軍和都衛軍,也是按照邊關軍的配置而設立,不過,城衛軍和都衛軍拱衛京城,在級別上雖然與邊關軍相同,但要顯赫一些。兩大衛軍的掌權者也稱為統製,而非總督。他的副手也不叫兵馬使,而是叫製使。城衛軍統製藍世光,同時又兼任兵部左侍郎,由此也可看出位置的重要性。

這些東西,宋錚也是費了一番工夫才摸清的,這對每一名武舉來說,算是基本常識。

當然,宋錚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辛棄疾傳授的東西一一領悟。辛棄疾在帶兵方麵有不少心得,比如,宋錚爭奪武狀元令,第一步是先率領五十名軍士爭奪小組晉級令。如何與這五十名軍士打成一片,便是一門學問。這五十名軍士可不同於宋錚在密州武院當臨將時帶領的武生們。

在密州武院時,宋錚任借當教習時的威望,很容易就把武生們擰成一塊兒。而現在,他將率領的這五十名軍士可是城衛軍的驕兵,武進士們要是沒有兩把刷子,根本馴服不了他們。而時間也非常短。成績公布後,前十二名的武進士,隻有三天的時間與自己的軍士協調配合。能不能做到軍令通達還是一個問題,更不用說如同臂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