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男色消費是女權高漲的表現(1 / 2)

男色消費是女權高漲的表現

專題

作者:張曉琦

中性審美來自民族傳統

很多女性觀眾非常喜歡都敏俊,這與中國現實兩性關係的機械平庸有關嗎?

所謂的特別浪漫愛情,永遠都是少數,這種遭遇人實際上碰不到,基本上所有的戀愛對象一般都是挺平庸的,沒什麼光彩。所以大家向往,所有的人都向往。他這個這麼有光彩,是真的漂亮,再一個是他那種冷冷的勁,老給你一種可望不可即的感覺,所以就瘋狂了。

有一種說法,亞洲女性喜歡都敏俊這樣的花樣美男,她們的中性審美其實是一種自戀?

要是跟特別雄性的比起來,像施瓦辛格那樣,都敏俊還真是有點白麵書生。不能因為這個就說亞洲女性都不喜歡肌肉男,這個推論稍微有點離譜了。她就是喜歡這種類型,不是說因為他長得像女的所以我才喜歡。而我是女的,所以我喜歡他就是自戀,不是這麼回事。中國從古到今,你看文學形象裏頭好多都是白麵書生,包括梁山伯、潘安……中國人可能是比較喜歡白麵書生,對肌肉什麼之類的不是特別崇尚,這可能跟民族性有關,是民族審美傳統。亞洲女人也是女人,也會喜歡性感的男人。

施瓦辛格那樣是性感的,但是白麵書生有另外一種性感,可以這麼理解嗎?

對,亞洲女性對性感的標準,可能跟西方有點差異,從文化來的差異。

性感來自動物性

中國的男主角一般是什麼樣的?

咱們中國的男主角,多數都是政治人,不是生物的人,就像一個符號一樣,所以大家都不會特別著迷。我們所有影視劇裏的正麵形象,一般都是不性感的,生物性被隱去了,光剩下精神。包括大家喜歡的《亮劍》,李幼斌就是一個非常幽默、聰明、勇敢的形象,代表了其他價值,但他也一點不性感。生物性被其它的重要性掩飾了。性感這個東西在中國的影視裏麵從來不是一個看重的、值得追求的標準,是一個要掩飾的標準。這就是中國所有的,基本上電影電視都不好看的原因。

從早期的勞動粗糙型到奶油小生,從高倉健那樣的硬漢到都敏俊這樣的花樣美男,女性審美趣味的變化是由哪些促成的?

我覺得人們喜歡的可能變化不大。好看難看、性感不性感,實際感覺應該差不多。問題在什麼呢,就是有的時候在一個時期特別特別不強調性感。比如說一個老工人,一個老幹部,或者是一個老農民,寫一個什麼形象,性感因素完全不加考慮的。它不是影視的主題,也不是他們追求的標準。比如在選達式常的時候,並沒有考慮性感,就是長得好看。中國文化裏是特別要區別人與獸,一罵人就是你這個人禽獸不如,沐猴而冠,像個畜生,這些詞都是貶義的,而性感這個東西就在這裏麵。從咱們五六十年代一直到現在,性感都不是選男演員或者女演員的標準。比如說《英雄虎膽》那裏頭的女特務是性感的,有腰身,跳倫巴,但完全是貶義的。呦,

你看這女的這樣啊,所以後來好多你看馮唐的小說,王小波有時候也會提到,那時候的男孩們愛女特務,因為她身上才有點性感,男女英雄身上都沒有。性感這個詞是新概念,原來你要說這個女的很性感就是說她壞。現在慢慢地中國人有了這個概念。

怎麼描述性感?

首先就是肉體上的,不管男女所喜歡的第二性征,男的胡子、胸肌,女的乳房、臀部的圓潤。性感首先就是在第二性征上是另外一個性別所喜歡的,從生理上感覺到美的,包括同性戀,喜歡同性的第二性征。另外就是氣質,像都敏俊這種老是冷冷的酷酷的,精神上的性感。臉蛋是最淺表的,但應該誰也不會覺得巴黎聖母院的卡西莫多是性感的,太醜了。

女性無腦是社會建構的一部分

喜歡《星你》的觀眾男女都有,但女粉絲的瘋狂追捧引來了“腦殘”的評價,您怎麼看?

可能是女的表現得更無腦、更瘋狂吧。這個東西也是挺突發的,好多人就故意要來唱唱反調。再一個就是這個劇裏頭男星太招人了,女主角一般。每一個好演員都會有腦殘粉。其實我覺得人有的時候也有點借酒撒瘋,想把自己陷入這種癡迷狀態,好多女的是這樣的。瘋狂地愛一個東西,追捧、尖叫,簽名。走到極端就是非得要見麵之類。其實我覺得這倒不是什麼壞事。性別分析裏一直在講,女人宣泄情緒是被鼓勵的,憤怒、喜歡、哭、笑都是女人比男人多,男兒有淚不輕彈,往往壓抑著。可能正因為這個,女人得心理病的就比男人少。從宣泄情緒角度說,這種癡迷也不是什麼壞事。大家要狂歡,瘋狂地表達自己的喜歡,興高采烈。

男的喜歡施瓦辛格,他覺得值得說,但喜歡言情劇就會不太好意思講,這裏麵有社會對兩性的規定。女人的情緒化也好,歇斯底裏也好,首先是社會放在女性身上的標簽,同時表示我可以接受你這樣。

特別早在19世紀20世紀初西方婦女理論裏頭,男人對女性的刻板印象裏就有歇斯底裏,還有比如突然激動或者是突然聽到什麼消息女人就要暈倒。這些都有人研究的。是真的女的就是這樣還是怎麼著?後來證明實際上所謂男性氣質、女性氣質這些東西,都是社會建構的,這是我們現在一個最基本的分析。社會像形塑器似的,把材料倒到裏頭它就給你塑成了。所謂女人歇斯底裏或者是女人怎麼樣無腦,都是社會文化建構的,說你女人這樣是從生理來的,可實際上不是生理決定的,是社會文化習俗從小給你建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