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⑴“我”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人物。⑵“我”是事件的敘述者。⑶“我”是“山村”發展變化的見證者。
六、重點詞句的作用
重點詞句在修辭、結構和突出中心方麵都有重要的作用。
例6:(2013年河南省中考題)《放學》10.全文十多次寫表示時間的詞句,有什麼作用?
①表現媽媽等待的焦急。 ②已錄事件的進程,推動情節發展。 ③時間精確到分,突出孩子活動的專注投入。 ④是故事矛盾的焦點,引發人們對文章主旨的思考。
例7:(2013年宜賓市中考題)《獨腿人生》 9.請聯係上下文,品味下麵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及其作用。
我猛然間覺得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著他的斷腿,瞪著懸在空中前後搖擺的那截黃黃的褲管。
解答:“直直地蹬著”、“瞪著”,形容目光長時間盯在他的“斷腿”和“褲管”上,表現“我”突然發現車夫是一個獨腿後的震撼,以及自己坐在他車上的複雜心情。
七、描寫的作用
描寫有環境(景物)描寫、細節描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等,他們在交代場景、渲染氣氛、刻畫人物、展示故事情節、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等方麵都起著重要作用。
例8:(2013年上海市中考題)《和老媽過招》23.聯係上下文,第⑤段畫線句(而是先在臉上堆出笑來,口型做得大大的,表示“有”。)運用的人物描寫方法是描寫, 作用是 。
解答:肖像描寫 委婉的寫出了我對老媽多次問話的厭煩,又體現了我對老媽的尊重.
例9:(2013年沈陽市中考題)《門鈴》 15.選文第⑵段中畫線句子(外麵,陽光溫暖而明亮,天空也變得越發清澈。)有什麼作用?18.選文第⒄段中畫線句子(小女孩在一旁輕輕地說:“給你,外公。給你手絹,擤擤鼻涕。)”運用了什麼人物描寫方法?有什麼作用?
解答:15.自然環境描寫,交代了天氣的晴朗,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18.語言描寫;表現了小女孩的可愛和對外公的關心;與前文帕皮的話相照應。
例10:(2013年黑龍江中考題)《善良是心靈的燈盞》24.請在選文第⑴段中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寫在答題卡上,並分析它的作用。
景物描寫:“風中夾雜著雪花,紛紛揚揚,如柳絮般飄落,小小山村,已經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顯得那麼晶瑩、那麼剔透、那麼恬靜”。
解答:作用:交代時令,寫出天氣的寒冷,為下文小女孩兒發高燒做鋪墊。渲染恬靜的氣氛,烘托他愉快的心情。用雪景的美麗襯托了主人公善良的高尚品質。
八、修辭手法的作用
了解常用的修辭手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要求。因此,在中考閱讀題中比較常見。
例11:(2013年益陽市中考題)《香椿》24.第⑧自然段畫波浪線句子(我把主幹拉彎,那樹忍著,我把支幹扯低,那樹忍著,我把樹芽采下,那樹默無一語。)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解答:運用了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椿樹忍辱負重、無私奉獻的品質;排比的修辭手法,使作者的感情表達更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