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管理、用人,相輔相成(1 / 2)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員,企業領導對人員的管理與招聘都應慎重。

在全球華人富豪中占有重要一席的商業巨頭王永慶曾經這樣說:"尋找人才是非常困難的,最重要的是,先做好自己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管理上了軌道,大家懂得做事,單位主管有了知人之明,有了伯樂,人才自然就會被發掘出來。自己企業內部先行健全起來,是一條最好的尋找人才之路。"其實,這樣所做的"內部管理"就是為了人才的招聘所做的準備,應當歸為招聘工作。

王永慶認為,在一些企業中,存在著這樣的問題:一方麵求賢若渴,可自己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並沒有做好,這就會造成本來內部有人才而沒被發現,這就陷入了招人的誤區。企業招聘必須做好準備,了解企業目前最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哪些條件的人員才可以勝任這份工作。

身為企業管理者,應當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哪方麵的人才,比如是電腦專家還是會計人員?弄清楚這些,還要進一步考慮,自己所需要的是哪一部門的電腦專家?需要擅長做哪一種成本分析的會計人員?因此,你就必須先確定工作職位的性質與條件,再決定何種類型的人適合,然後才能尋求可以擔任此工作的人才。

進行了這番周密的考慮與分析,當某一職位出現了空缺時,首先就應該看看內部其他的部門是否有合適的人選。如果有的話,那當然是直接由兩部門互相協調即可。這樣做本身就是對人員的一種管理,改善了人員安置所出現的不妥情況,又可以節省下培訓新員工的費用與時間。

"一個公司的成敗,人的因素最大。人的經驗、管理能力、智慧、品行、觀念等等無形資源,比有形的更重要。"王永慶的這句話,提醒管理者對人員的管理與任用時應當慎重!

用人要用對公司發展有用的人,這樣才能更好地管理企業,更重要的是為公司帶來效益。明智的管理者不會把個人的喜惡作為標準,畢竟經營公司是以經濟利益為根本目的的。

IBM公司的管理者老沃特森去世後,他的兒子小沃特森接手了他的事業。

在公司副手柯克去世後的一天,柯克的好友,銷售部總經理伯恩斯·托克來找小沃特森,要求辭職。因為柯克在世時與小沃特森不和,伯恩斯·托克心想:小沃特森肯定不會讓我有好日子過,與其讓他趕走我,不如自己辭職。

伯恩斯·托克以為小沃特森一定會正中下懷地批準他的辭職,或者是會很生氣地讓他離開公司。

作為公司的管理者,小沃特森沒有憑個人的喜愛與厭惡來任用員工,他微笑著對伯恩斯·托克說道:"如果你真行,那麼,不僅在柯克手下,在我、我父親手下都會成功。如果你認為我不公平,那麼你就走;否則,你應該留下,因為這裏有許多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