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胡雪岩重義守信,以誠招財(1 / 1)

聰明的成功商人不是隻看到手中的錢,而是想盡辦法把做人當作頭等大事。那些隻知道自己賺錢而忽視自己做人之道的老板所賺的都是有數的幾個小錢;而真正將做人擺在首位的老板,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生意才能越做越大,自己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胡雪岩就是將做人看得很重要,他重義,守信,在商界史上也是一位出名的人物。

胡雪岩的錢莊開業不久,綠營軍軍官羅尚德因為相信阜康錢莊的信譽,他的同鄉劉二經常在他麵前對胡雪岩讚不絕口,加上因為自己要上戰場,生死未卜,存折帶在身上也是一個麻煩,於是他將銀子存入胡雪岩的阜康錢莊,既不要利息,也不要存折。

胡雪岩作為商人,見到了利,卻沒有忘義。他當即決定:對方不要利息,自己也仍然以3年定期存款的利息照算,若3年之後來取,本息付給一萬五千兩銀子;對方不要存折,也仍然要立一個存折,交由劉慶生代管,做生意一定要照規矩來。

羅尚德後來在戰場上陣亡了。陣亡之前,他委托兩位同鄉將自己在阜康的存款提出,轉至老家的親戚。兩位同鄉沒有任何憑據就來到阜康錢莊,認為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來羅尚德已死;二來自己手中又沒有存折,恐怕阜康會就此賴掉這筆賬。出乎意料的是,讓羅尚德同鄉請劉二出麵證明他們的身份後,阜康就辦了手續,這筆存款與利息一同付上。

羅尚德手中沒有存折,倘若否認這筆存款,當然是別無人證。這樣做法雖然確實非常不仁不義,但事實上在商場上也並不是沒有,阜康卻不肯這樣做。當時羅尚德並沒要利息,可胡雪岩卻把利息照付了。就是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到胡雪岩是按原則辦事的人,體現了他仗義而守信。

講信義,還表現在對自己許諾的慎重上。在商場上,講究的就是幹脆漂亮,可以不答應對方,但一旦答應,就一定要做到。

胡雪岩一生經商堅守一個"信"字,一直到最後的危機關頭也不曾背信棄義。

由於時局不利,加上邵友濂等人的惡意陷害,在他經營的後期,上海發生擠兌風潮,阜康錢莊不得不關門停業,並波及杭州。杭州錢莊裏所存現銀僅有四十萬兩,如果擠兌風潮席卷而來,明顯無法支撐,胡雪岩趕往杭州。當時,杭州隻有錢莊擋手謝雲清和螺螄太太,他們認為隻有暫時歇業等待胡雪岩歸來。於是由杭州府出麵,貼出告示,告示坦言"由於時事不靖,銀根難得寬裕,周轉一時不靈",所以暫時停業3天,胡雪岩一到,就會馬上營業。令他們想不到的是,告示貼出後,出現了更大的麻煩。在阜康有存款的客戶紛紛湧到阜康錢莊,要求立即提現,幸虧有曾得胡雪岩資助的杭州府書辦周少棠見義勇為挺身而出,才為阜康暫時解了圍。

其實,他們都是為胡雪岩著想。兩個人商量著,隻有如此才能為胡雪岩留下點資本,上海已經提前關門了,事態可謂嚴重,也不能不為存款大戶所考慮。保留了資本,以胡雪岩的精明與商界的威名,東山再起也是有希望的。

不過,在胡雪岩看來,錢莊對客戶的信用,就是為客戶著想,對客戶的信托負責。客戶有權向錢莊依約索回自己的存款。在客戶要求索回存款時,利用停業拒絕客戶提出,希望以此為自己留一條後路,就是最大的不講信用。同時,以通行的規矩,錢莊要為客戶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方便,隨時滿足客戶的提款要求。胡雪岩一定要按規矩經商,麵對如此洶猛的擠兌,大有將阜康擠垮的勢頭,那也要敞開門,迎顧客。

事實上,真正優秀的商人,都是視信譽為生命的,胡雪岩就是一個例子。胡雪岩的做法,證明中國社會上一向流傳的"無商不奸"的看法是錯誤的。

隻有守信譽,講誠實,才能贏得長久的利潤和穩定的顧客。因此,守信是商人的必備素質之一。胡雪岩身上具有商人的美德:重承諾,講信譽。胡雪岩稱得上是真正成功的商人。他懂得經商先做人,在其一生的經商中,都是重義守信,以誠招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