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封王(2 / 2)

五月初,董卓於長安城中大肆封賞麾下將士,文士中李儒、賈詡、郭嘉三人各自被加封為侯,三人之下,蔡邕、顧雍、閻圃、馬騰、韓遂等以及新近在董卓麾下的郭縕、郭圖也各有提升,除此之外,最讓世人震撼的是董卓對麾下戰將的封賞。

眾將之中,有著董卓還隻是“董卓”的時候昔年的舊部,也有著後來被董卓或是招募或是招降而來的各個將領,將星閃爍,可謂是人才濟濟,不過真正讓世人震撼的,卻是董卓那另類的賜封。

許是受了後世所謂“五虎上將”“五子良將”等等的影響,在封賞的時候,董卓也以類似的稱呼將手下的眾將分封了一下,隻是不同於其他單調的成為,反以“二儒”“三神”“四帥”“五虎”“十良”而並稱。

如同三國曆史年間,劉備賜封下“五虎上將”,就已引得曹魏與東吳震動不已,而曹操賜下的“五子良將”也是各個不凡,可即便是他們,也不過隻是將數人並稱而已,哪裏像董卓現在一樣,暴發戶似的直接大封了二十四個戰將。

當然,董卓的封賞也是有著水分在的,就好像“二儒”中的兩將不是別人,正是鍾繇、杜畿兩個,而兩人與如今還聲名不顯的周瑜相比,不論是才能還是風姿都要相差上了不少的。

所謂的二儒將,即是鍾繇、杜畿兩人,三神將則是黃忠、呂布、許褚三人,四帥將則是徐榮、趙雲、高順、李通四人,五虎將則是太史慈、陳到、馬超、張遼、甘寧五人,十良將則是華雄、麴義、徐晃、龐德、張任、樂進、李傕、郭汜、張繡、嚴顏十人,而在這二十四人中,隻有甘寧一人擅長水戰。

當然,也不是說董卓麾下就隻有這二十四個人算是厲害,這個名單。卻是董卓充分的考慮了各個勢力派係後填充起來的,像牽招、馬岱等人,比起名單中的一些人可也是隻強不弱的存在,而且,這些人在董卓麾下如今並不是所有人都矚目天下的,不過不管怎麼說,董卓的這份名單一出,確實是駭住了不少人。

六月時,攪動了天下數月之久的風雲之後,董卓這邊各地的士卒總算是招募起來了,其中涼州兵力擴充至十萬,益州兵力則擴充的更多,足足有著十五萬,不過其卻有著五萬水軍在,並州的兵力招募的更多,除了李通作為並州刺史為並州招募起的十萬大軍外,屯守在太行山側的黃忠亦將兵力增加到了十萬,另外還外加了兩萬自山中獵戶中招攬聚集而起的兩萬士卒。

相較於這些州,剛剛被設立起來的胡州就沒有這麼大的動靜了,有著長城天險在,賈詡便將胡州的重點防護之地放在了榆林,董卓雖然已有下令讓百姓遷入胡州,可是十數個月的時間裏卻也僅僅隻是勉強遷徙了寥寥四十萬而已,這倒不是說其他幾州中沒有富足的百姓在,而是因為董卓治下的各地已經平穩安樂了下來,百姓們又如何會願意跑來苦寒的胡州這邊?

不過相對來說,胡州的地域在董卓麾下的幾州中卻是麵積最小的,早些年匈奴猖狂的時候其人數也不過才六七十萬,如今在賈詡這種幾乎是暫時放棄了北方的情況下,這些人遷入胡州後,倒也不顯得怎麼稀疏。

時間進入到中旬後,董卓這邊各地的情況已然進入到了穩定之中,忙碌了這麼長時間的董卓才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開始將精力放在了中原之地的諸侯身上,首當其衝的,就是袁家以及袁紹。

四年的時間裏,隨著董卓不斷的加大錢財的投入,影衛的發展也越發的快速,在各州之中幾乎都有影衛的存在,再加上之前董卓讓魯川秘密打造的暗也在這一年的時間裏開始成長起來,雖然其現在還不能跟影衛相比,不過職責不同,也算是初步達到了董卓的期望,如今在董卓一聲令下,兩支隊伍紛紛開始動作起來,有關與袁家以及袁紹的情報如雪般紛至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