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被她誘惑得有點昏了頭,神經也有些反常,竟將整個腓尼基海岸作為禮物送給她;後來,安東尼又接連把費裏冠省、塞波拉島、克裏特島……都當做禮物送給了她。最後,安東尼幹脆把整個亞洲的管理權,也都送給她了。
這當然激起了羅馬人的極大憤怒。他們苦戰流血所換來的領土,難道就這樣像玩具一樣送給了這個埃及女人的手中嗎?他們決定從安東尼那裏收回贈送給她的禮物。收回的方法沒有別的,隻有戰爭。這也是克婁巴特拉的末日該到了:羅馬大軍很快就攻上了安東尼和克婁巴特拉的船隻,安東尼不願被俘受辱,又不願離開克婁巴特拉,最終隻能拔劍自殺,倒在她的身旁,好像這麼一死,他就永遠不會再離開她了。
克婁巴特拉也曾對安東尼發過毒誓,絕不能被羅馬人擒獲,免得在羅馬街上丟人出醜,受盡嘲笑和捉弄。因此,當他自殺以後,她並不怎麼悲傷,反而幽默地說:“安東尼啊!你為什麼要死得這麼急呢?罷了,你等等,我也來了。”當天晚上,她真的自殺了。
她是用什麼方法自殺的呢?這個問題到如今還是個疑問。甚至在她死後的20分鍾,第一個發現她屍體的人也不能回答這個疑問。我們也許可以這樣猜想:她先是用牙咬傷自己,再將毒液從傷口注入身體;也有人認為,她是讓毒蛇咬傷致死的。
她死後,被埋葬在安東尼的墓旁。我們隻知道她被埋在埃及的亞曆山大城,但具體位置連考古學家也找不到。如果你能找到他們的墓址,那你一定會大發一筆財,全世界所有報紙的第一版上,也都會爭相用大號字刊載你的名字。
女沙皇凱瑟琳
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要算凱瑟琳,但她的生活卻非常簡單。她一天隻吃兩餐,即使廚師把肉烤焦了,她也不會責備,而是照吃不誤。
凱瑟琳是沙皇俄國時代一個女皇,但她的真名並不叫凱瑟琳,而且她也不是俄國人。
凱瑟琳無疑是俄國帝王寶座上最著名的一個女皇,但是一般的曆史學家卻不願意承認她的偉大。
她原來是德國一位窮困潦倒的公主,流浪到俄國的時候,就像一個乞丐一樣,沒有人瞧得起她。可是,誰也想不到正是這麼一個無錢無勢的女人,後來竟利用一切手段,達到了和彼得大公爵結婚的目的,這實在是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這位彼得大公爵,雖然是俄國皇族的後裔,但是卻粗魯凶暴,滿臉的痘疤,而且呆頭呆腦,連睡覺也不脫鞋子。所以,他並不是什麼很聰明的人。
彼得大公爵當了皇帝以後,舊態不改,常和仆人們一起酣飲,甚至親手鞭撻他的士兵。他在寂寞的時候,會獨自找女人陪他解悶,在地板上玩。雖然他掌管一國的大權,可是因為他不尊重自己,所以也沒有人尊重他。
凱瑟琳替彼得大帝接連生了好幾個小孩,但是沒有一個孩子能獲得彼得大帝的愛寵,因為他認為這些孩子都不是他親生的,所以他也從來不把他們當自己的兒女對待。
雖然凱瑟琳僥幸嫁給了彼得大帝,並且她的丈夫又幸運地做了皇帝,可是彼得大帝並不喜歡她,甚至常常會當著許多客人的麵侮辱她,故意用粗俗難聽的話罵她。可是,誰相信罵這種話的人是一位“皇帝”,而被罵的人又是“皇後”呢?
他不僅恨她,經常恐嚇要和她離婚,而且還想把她送進修女院去了結她的一生。他這樣輕視她,自然也就難怪她厭惡他了。終於,她在暗中指使他的部下叛亂,並囑咐她的一個傭人在彼得大帝所飲的麥酒裏放了一點兒砒霜。但是身體強壯的彼得大帝並沒有馬上咽氣,凱瑟琳又索性將手中剩下的砒霜塞入他的喉嚨,想使他快點死去。就在這一天,凱瑟琳皇後登上了最高寶座。
凱瑟琳治理這個大帝國共達三十四年之久。許多人都很佩服她的才能。的確,她有治國的天才,稱得上著名的女皇。還有人稱頌她,說她能為彼得大帝守節數10年而不改嫁。其實,這可就錯了,她沒有改嫁嗎?但事實上她曾有數十個戀人。不,也許有數百個之多呢!
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要算凱瑟琳。但是,她的生活卻是非常簡單。據說,她每天隻吃兩餐,而且並不豐盛。雖然她吃的飯菜都用精美的金碟子盛著,但廚師如果不小心把肉烤焦了,她也不過一笑了之,也照常吃下去。
她雖然是曆史上最淫蕩的女人,可是,她最會保養自己的身體了。她從來滴酒不沾,也不喝其他有刺激性的飲料。她愛喝葡萄汁,每天晚上臨睡前都要喝一點咖啡。她從來不抽煙,但卻喜歡聞鼻煙。
她非常驕傲,據說那些沒有寫“女皇陛下”的信,她是永遠都不拆閱的。曾經有個男子在酒醉後對人揚言,說自己是凱瑟琳的丈夫,結果女王惱怒地割掉了他的鼻子。
後來,她的體重日增,胖得和老母豬差不多,這使她的兩腿難以支持,連走路也漸感困難。她成天為此而憂慮,直到有人為她設計了一輛輪車代步,她才不再煩惱。
她在晚年時,連牙齒都掉了,可是浪漫的靈魂依然燃燒著春天的欲火——她竟然愛上了一個年輕男孩子。從年齡上來說,她可以當他的祖母了。她在位的最後幾年,竟放任這個無知又無能的小糊塗蟲,讓他像皇帝一樣治理俄羅斯。
俄國女公爵瑪麗
俄國女公爵瑪麗家教很嚴,雖然她在痛苦和孤獨中長大,卻仍舊那麼祥和慈愛,不失美麗。
我曾有機會和俄國女公爵瑪麗相見,並有幸成為她的“座上客”,使我覺得非常榮幸。
可以說瑪麗女公爵是西半球最著名的皇族後裔,因為俄皇亞曆山大三世是她的伯父,而俄皇尼古拉二世是她的堂兄。
在見到她之前,我就不斷地猜想:她是否美麗動人?是否活潑友愛?或者是冷酷無情呢?
當我見過她之後,發現她是一位既活潑又美麗,而且富有吸引力的友愛的女公爵。
她誠懇地告訴我:她雖然已步入中年了,但是每當回憶起年輕時代的時候,卻依然如發生在昨天一樣;她那時是個最怕羞、最柔弱的女孩子,並且常常自以為能力不如別人。
在俄國,大羅曼諾夫家族曾掌握該國政權達三百年之久,也是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她有幸誕生在這個家族,所以從小就被當成了“金枝玉葉”,常常神氣十足地坐在一輛用黃金裝飾的由6匹白馬拉著的車裏。還有許多穿紅製服的騎兵在兩旁保護,仿佛一個“天之驕子”。
當她的金車經過時,常常有成千上萬的老百姓悄然無聲地站在路旁靜候,以能見她一眼為榮幸之事。雖然她是俄國的公主,是最尊貴的女公爵,但是她卻非常內向怕羞,當她被人圍觀時,連頭都不敢抬起來。
她在一歲半時母親就去世了,所以從小就在保姆、監護人和教師等不相識的人的撫養下長大,從來都沒有享受過什麼慈母之愛。
由於她的保姆都說英語,她的那些老師也教她英文,所以她到6歲時,一個俄國字還不會說。
她幼小時的生活非常儉樸,吃的食物也都很平常,晚餐隻不過是麵包和牛奶。盡管她住的地方掛滿了名畫和無價之寶,她家裏的東西也都很值錢,但她的衣著很樸素。她在結婚以前,穿的還是布衣、紗質手套和襪子。她笑著告訴我,她小時候有一個最大的願望,就是盼望結婚,因為她結婚後就可以穿絲襪了。
她幼年時,在伯父伯母的撫養下長大,她的伯母很不喜歡她,討厭她住在他們家裏,所以,如果她在吃飯的時候遲到了1分鍾,或者不能愉快地和客人們談話,她伯母就會大發脾氣。她伯母還不許她在別人麵前大笑,認為孩子的笑是最蠢俗、最令人討厭的。
瑪麗女公爵在伯父伯母家中,從來沒有享受過快樂的生活,可以說她是在孤獨痛苦中長大的。唯一能給她安慰的,隻有她的外祖母,也就是希臘皇後奧爾卡。她會經常給瑪麗女公爵一些精神上的撫愛,和一些物質上的滿足。
當她16歲時,曾十分渴望得到一把琵琶,但她不敢向伯父要,而她自己又沒有錢買。終於,她鼓起了勇氣,請教師代她去向伯父開口。
伯父說:“可以的……”
但是伯父這句話還沒說完,突然,有人向她伯父拋了一枚炸彈,把他炸成了數段……
她感歎地說:“想不到,我伯父的最後遺言,竟是允許我買一把琵琶。”
戒酒女先鋒娜遜
當她揮舞手中的利斧說“我要把你們這些酒鬼拯救出地獄之門”時,連法律也拿她沒辦法,因為她是那麼的無所畏懼。
1901年1月21日,一個古怪的老婦人出現在美國堪薩斯州的威其塔市。她手持利斧,口中唱道:“我是基督精兵……”你們會厭惡這個古怪的老婦人嗎?但你是否知道她竟是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之一?
她走到傑姆彭斯酒店的門前,揮舞著手中的利斧說:“我要把你們這些酒鬼拯救出地獄之門。這是上帝的旨意。”於是她衝進門去。誰敢攔阻這個古怪的女人呢?他們全都嚇得從後門溜走了。
這家酒店的經理躲在桌子底下,他眼看著玻璃櫃、窗戶、門板、酒瓶、酒杯全都被這個古怪的女人用利斧劈得粉碎。幾分鍾後,酒店已經亂得一塌糊塗,好像遇到了颶風襲擊一般。這位經理真是有苦也說不出來。
不錯,娜遜足跡所到之處,正如同一陣颶風降臨一般。於是,這位怪女人的名字立刻傳遍了全世界,各國的報紙都在刊登有關她的消息,稱她為“反對飲酒的鬥士”。還有人稱頌她為“禁酒先驅”。
她的行為得到了許多人的深切同情。終於,政府於17年之後,頒布了“禁酒令”。
為什麼凱麗·娜遜要和酒店作對呢?她當然有充分的理由了:她家因為威士忌酒而破產;她丈夫也因為飲酒過度而死亡,不僅沒有給她留下一文錢,反而要她負責撫養一個孩子。起初,她憑著信心,希望可以通過祈禱使堪薩斯州的所有酒店倒閉;她還常常把一台舊風琴放在馬路邊的酒店門前,替酒店主人的靈魂祈禱歌唱。可惜這個方法太慢了,隻有很少數的酒店倒閉,而全城新的酒店卻又增加了不少。她逐漸明白她的計劃失敗了,於是她決定變用新的方法,改而借助武力。她手持利斧,開始和酒店作鬥爭。
她當然明白自己這種行為是違法的。可是,她認為開設酒店本來就是違法的,何況堪薩斯州20年來一直是讚成禁酒的地方。
她曾被人打倒在地,用腳踢她,用鞭子和木棍打她,導致骨折,幾乎送掉了性命。你以為她會因此而害怕了嗎?不,她是永遠不會害怕的。她治療痊愈之後,依然堅毅地繼續反對酒店的鬥爭,並認為自己這是直接奉了上帝的旨意。
有人主張把她關進監獄,但是這又有什麼用呢?因為她在監獄中經常唱歌祈禱,大聲呼喊讚美上帝,使監獄長見了她都大感頭痛。
於是,又有人把她告上了法庭。但是,當法官說她違反了堪薩斯州某條某條法律時,她總是大聲叫喊著替自己辯護。她說:“這個案子不能引用堪薩斯的法律,應該按照宗教的法律審判。”
然後,她就會十分嚴肅地站起來,開始誦讀《聖經》。如果法官一再命她坐下,她就會憤怒地斥責法官說:“怎麼,你敢命令我坐下嗎?我的年齡夠做你的母親了。”
這位反對飲酒的怪女子,還有許多奇怪的事情呢。她的丈夫死後,她靠教書維持生活,除了撫養孩子以外,還要照顧年老的婆婆。但她在4年後,不幸失業了,她跪在地上祈禱說:“上帝啊!求你幫助我!我再也沒有能力撫養我的孩子和婆婆了。如果你的旨意要我再嫁,那我一定遵命照辦;但是我還沒有看中合適的人。上帝啊!求你指引我……”
就在幾個月後,她和一家報社的主筆兼鄉村牧師大衛·納遜結婚了。她相信這就是上帝的旨意,同時她自己也十分滿意這樁婚事,因為大衛·納遜此時正新任堪薩斯某個教堂的牧師。
不過,娜遜總覺得她丈夫的布道經驗比不上她,所以,她總是忙著幫丈夫選擇布道的題材,甚至替丈夫寫布道詞;每逢主日,她丈夫登台布道時,她總是會坐在下麵的第一排椅子上,暗示他講道的各種姿勢,以及聲調的高低。要是她認為講道時間過長了,她就會站起來說:“大衛,可以結束了吧?”如果她丈夫依然講下去,她就會直接走上台去,替他合上《聖經》,把帽子遞給他,和他一同回家。就這樣過了幾個月,教會當局感到很不滿意,終於撤了大衛。但大衛並不在乎,因為他已經厭倦了這種生活。
幾年後,她向他提出離婚,因為她覺得丈夫大衛的性格太遲鈍了,和她實在“太不合適”。
娜遜確實是一個怪女人,我對她的印象極其深刻。我曾經有好幾次親眼目睹了她和別人鬥氣,那種舉動真有點令人“不可思議”。
我第一次看到她這些笑劇似的表演,是在一座教堂裏。原來,那天牧師布道時,有幾句話和她的意見有些、不同,她就立刻當著眾人的麵站起來,來回不停地踱著,發表她自己的觀點,還把那位牧師教訓了一頓。
另有一次,我在馬路上看到她急步走向一個正在吸煙的人。她一巴掌擊落那人嘴上的卷煙,還讓他自己反省一下,說煙味留在身上和狗的味道一樣難聞。
還有一次,我看見她正在街上勸阻那些少女們,告誡她們不要和小夥子們一起乘車——她可真是個古怪的老太婆。
她雖然對任何事物都沒有什麼好感,可是她從來都不反對賽馬。因此有許多人懷疑她是否酷愛賽馬——的確不錯,她出生在賽馬之鄉奇特克凱,所以她從小就對賽馬有濃厚的興趣。
她的一生的確做了許多令人欽佩的事。當她父親去世時,給家裏留下了巨額的債務,但15年後,她完全還清了。
她在去世以前,因為做公開演講而獲得了許多金錢,但她全部賑濟了窮人,還建了一所房子,專門收容那些無依無靠的人。所以,她雖然死了,感激她的人仍然很多。
在堪薩斯州有一條叫“娜遜路”的鐵路,它的標誌就是一把斧頭。這是當地人為了紀念她當年禁酒的功績而命名的。
拿破侖的妻子約瑟芬
她是拿破侖一生中唯一愛過的女人,拿破侖臨死前最後一句話,仍喊著她的名字“約瑟芬”。這使得拿破侖的姐妹們也心生妒忌。
在這裏,我要給你講一個貧窮女孩子的故事。
她的名字叫瑪麗·約瑟夫·蘿西·達絲·尼賓西莉,但人們通常都叫她“約瑟芬”。她出生於西印度一個漁村的煉糖廠附近的一間汙穢而黝黑的小屋,但她卻嫁給了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拿破侖。
約瑟芬比拿破侖要大6歲。當他們第一次見麵時,她已經33歲了,但拿破侖才27歲。
她患有經常性的牙痛,而且麵貌也並不很漂亮,還欠了一屁股的債,以及兩個幼小的孩子——這些都使約瑟芬終日苦惱。
然而,約瑟芬值得驕傲的是她有一份極寶貴的資產,這份資產是每個女人都擁有的——那就是她懂得如何駕馭男人。作為一個寡婦,我們相信她的確具有這種經驗和能力。
當她的第一位丈夫被法國的革命者送上斷頭台殺死時,她曾一度悲慟欲絕,擔心從此失去了保障,再也沒有人可憐她、幫助她了。所以,她決定效仿一些聰明的寡婦們所走過的路,準備為自己再找一個丈夫。
有一次,她聽到一個朋友講拿破侖的事情,因而十分欽佩他。雖然拿破侖這時候還沒有什麼名氣,也沒有什麼錢財,但他剛從戰場上歸來,正渴望成名,而約瑟芬也相信他一定能夠成名。所以,約瑟芬很希望能見上他一麵。
但約瑟芬根本不認識拿破侖,那她又是如何見到他的呢?原來,聰明的約瑟芬想出了一條妙計:她讓她12歲的兒子先去拿破侖那兒,問他是否有他死去的父親的一把刀?拿破侖當然是個聰明人,他明白這突如其來的一問肯定有很深的含義,於是就回答“有”。
第二天,約瑟芬滿臉淚痕地去見拿破侖,向他表示謝意。
這使拿破侖深深地感動了。她那坦率的行動、特有的風韻、富有魅力的姿態,以及異於常人的談話——總之,她所有的一切,都令他迷戀而動情,他深信她的學識一定會高過自己。
當約瑟芬請拿破侖吃茶點的時候,拿破侖更是為她傾倒。約瑟芬在茶點座上對他說:“我相信,你將來一定能成為曆史上最偉大的將軍……”
3個月以後,許多人都得到了他倆將要結婚的消息。
拿破侖是一個最守時的人,他常常說“時間萬能!時間萬能!”而且他還說:“在我的一生中,也許會打幾次敗仗,但我絕不會毫無意義地浪費時間。”但是,他和約瑟芬舉行結婚典禮的時候卻遲到了,使得她在聖壇前著急地等候了2個小時。
拿破侖在新婚48小時後,又重返意大利前線督戰。盡管他的軍隊素質良莠不齊,而且在久戰之後極度疲憊,但在他的“隻許前進,不準後退”強製命令下,經過幾次激戰之後,竟然獲得了最輝煌的戰績。這使得全歐洲的人莫不對拿破侖的才能表示歎服,並認為這一戰是歐洲近千年來所未有的激戰。拿破侖的威名也從此傳遍了全世界。
今天,最值得我們驚奇的並不是拿破侖作戰勇敢,因為拿破侖的威名早已成為過去。最讓我們感興趣的,是拿破侖在軍情萬分緊急的戰場上,竟會有心情給約瑟芬寫信。尤其難得的是,他的信中充滿了烈火一般的熱情。我們不知道拿破侖究竟寫了多少封這樣的信,但我們所知道的已經陸陸續續發現了8封,在1923年的倫敦拍賣場拍賣時,這些信的售價高達20000美元。
我曾有幸讀過這些信,覺得確實也值那麼多錢。讓我選擇其中一封信的前兩段作為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