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改變命運的演講語言(1 / 3)

當眾說話的方法和技巧

當眾演說已不再是一門需要付出像以前那樣的努力才能掌握的藝術了。它像平常說話一樣輕而易舉,隻需要遵循一些簡單的規則就行。

如果你能夠讓這個世界所有的人都聽到“演講”這兩個字,你就可以感覺到這個世界開始發生微微的顫動——那是人們因緊張而顫抖所造成的。人們羨慕那些用演講征服世界的人,比如林肯、蕭伯納等著名的演說家,但是人們卻一致地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像他們那樣,至少這輩子已經不可能。

實際上,無論處在何種情況下,絕沒有哪個人是天生的演說家。在曆史上的有些時期,演講曾經作為一門精致的藝術,需要遵守嚴謹的修辭法和采取優雅的演說方式。這種難度使得人們如果想要成為一個出色的大眾演說家的話,就需要付出異常艱苦的努力。但是現在,我們卻把當眾演說看成是一種擴大的交談。在宴會上、教堂中或看電視、聽收音機時,我們希望聽到的是率直的言語、依照常理的構思,而不是誇誇其談的、生硬的演說。

因此,當眾演說已不再是一門需要付出像以前那樣的努力才能掌握的藝術了。它像平常說話一樣輕而易舉,隻需要遵循一些簡單的規則就行。

美國現金注冊公司理事會會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席艾林在《演講與領導在事業上的關係》一文中寫道:“在曆史上從事商業的人之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憑借當眾說話的才能而獲得成功的。很多年前,一位當時還隻是我們公司堪薩斯州一小分行的主管的小青年,在發表了一場十分精彩的演說之後平步青雲,今天已經成為我們公司的副總裁,負責所有業務的拓展。”我恰好知道,這位副總裁現在已經是國家現金注冊公司的總裁了。

的確,能夠從容不迫地當眾發表成功的演說,或者能夠在眾多人麵前侃侃而談,將使你的前途不可估量。因此,那些想要取得成功的人都會努力讓自己當眾說話的能力得到提高。

那麼,當眾說話都有些什麼方法和技巧呢?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根據多年的經驗,我認為,要想取得當眾說話的成功,至少應該注意以下3個方麵。

選擇跟自己有關的題材

一次,卡耐基口才訓練班的老師和學生們在芝加哥的康拉德希爾頓飯店座談。座談進行的時候,一位學員站了起來,用慷慨激昂的語調當眾說道:“我認為,自由、平等、博愛是人類最偉大的思想。一旦沒有了自由,生命便失去了意義。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行動處處受到限製,那將是一種多麼糟糕的生活!”

大家對他突然發表這樣的高論十分驚奇。他的老師在他話還沒有說完的時候,就製止了他繼續往下說。這位老師問他為什麼要談論這個話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論,能不能就這個話題談一下他的切身感受。

於是,這位學生說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他曾經是法國的一名地下工作者,親身經曆了納粹黨的嚴酷統治。他和他的家人,曾經遭到納粹黨的迫害和淩辱。他們十分驚險地逃過了納粹黨秘密警察的追殺,在曆盡千辛萬苦後終於到了美國。最後他說:

“今天,我自由地從密歇根大街來到這家飯店,大搖大擺地從一個警察身邊走過。當我到達酒店的時候,並沒有被要求出示身份證明。等座談結束的時候,我可以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因此,請大家相信,自由是值得爭取的。”他的話引起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毫無疑問,這位學員能夠把這樣空洞、嚴肅的話題講得如此吸引人,是因為他加入了自己的真實經曆。的確,如果你想要取得當眾說話的成功的話,最好的說話題材是你自己的親身經曆。假使你親身經曆過一件事,或者你經過思考之後,使它成為你的一部分,可以肯定這個話題是適合你的。你可以回憶過去,從自己的經曆中尋找有意義、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事情。它們可以是個人的成長曆程、個人的奮鬥故事、個人愛好、專門領域的知識、不同尋常的經曆,或者是個人信仰和信念。我幾年前進行過一項調查,發現上述與某些特定的個人背景有關的話題是聽眾最欣賞的題目,從而對聽眾也最有吸引力。

如果你在講話中闡明了生命對你的啟示,我想你會擁有很多的聽眾。當然,這個觀點並不是那麼容易就會被說話者們接受的;正好相反,他們往往會回避個人的經驗,因為這些東西太瑣碎和狹隘了。他們喜歡講一些一般性的概念或哲理。實際上,這些東西更加不容易讓人接受。人們喜歡新聞,可是你拿出社論來給他們看,他們怎麼會喜歡呢?即使人們喜歡社論,也不應該由你來講,他們會去請一個記者來講。因此,如果可能的話,你還是談談生命對你的啟示吧!隻要講得好,聽眾會很喜歡你的。

你千萬不要以為這些話題太個人化了,或者太輕微了,聽眾不會喜歡聽。事實上,正是這樣的話題才能使聽眾感到快樂,讓大家感動。

對話題充滿激情

當然,並不是所有你有資格談論的話題都一定能夠吸引聽眾。比如,我是一個天天幹家務的勤勞的男人,我當然有資格談論拖地的事情。可是,我對拖地並沒有熱情,事實上我根本不願提它,我能把這個話題講好嗎?但是,當一些家庭主婦來談論這個話題的時候,她們似乎對之有無窮的興趣,在說起這個話題時也十分投入,充滿了激情。所以她們會說得十分精彩。

記得1926年的時候,我參加了日內瓦國際聯盟第7次會議。一開始的幾個演講者使會議變得死氣沉沉,他們幾乎就是在讀他們自己的演講稿。接著,由加拿大喬治·佛斯坦爵士上台演講,他並沒有帶任何手稿和紙條。他在整個演講過程中充滿了激情,經常使用各種手勢,看起來非常誠摯。看得出來,他投入到自己所述說的內容當中去了。他誠心誠意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並且希望聽眾也能相信他。他把這些信息表達得非常清晰和明確。

這就是非常有感染力的演說,因為演講者本身就對演講充滿了激情。而那些對自己的演講沒有多大熱情的人,看起來總是不那麼可信。

弗勝·J·辛主教是美國著名的演說家之一,他的演說極具震撼力。可是,一開始他並沒有明白這個道理。

弗勝·J·辛主教在他的《此生不疲》中記述了他的改變。當他在讀書的時候,他有幸成為了學院辯論隊的隊員。但是有一天,他們的辯論教授把他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狠狠地批評了他一頓。

“你真是差勁!”那位教授毫不留情地說,“從沒有一個人像你這樣發表自己的意見。”

他指的是弗勝不久前發表的一次演說。弗勝正想解釋,這時,教授要求他照著那段演說詞重新講一遍。弗勝照著做了,這花了他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教授問他:

“你現在知道為什麼這麼差勁了嗎?”

弗勝一下子並沒有領悟過來。於是,教授更加惱火,對弗勝說:“你再複述一遍!”弗勝不得已,又照著原稿複述了1個小時,最後,他都已經筋疲力盡了。教授問他:“現在知道了吧?”弗勝說:“是的。”

這兩個半小時的談話讓弗勝印象深刻,他把自己悟出的道理銘記在心。這個道理就是:把自己融入演講之中。

所以,在你打算進行當眾說話之前,最好先確認自己對所講的內容充滿激情。如果你不能做到這一點,那麼最好是換個能夠讓你有激情的題材。

與聽眾共鳴

我們知道,演講由演講者、演講內容和聽眾3個要素構成。前麵介紹的兩個方法,討論了演講者和演講內容之間的關係。但是,隻有當演講者把自己的演講和聽眾聯係起來的時候,演講才算真正完成,這也就是說我們要注意與聽眾共鳴。

高明的演講者總是熱切地希望聽眾能同意他的觀點,能和他產生同樣的感覺,他不僅希望自己熱情,也希望把這種熱情傳達給聽眾。這就是共鳴。他的演講絕不會以自我為中心,而會以聽眾為中心。因為他知道,他的演講成功與否,歸根到底不是由他決定的,而是由聽眾的頭腦和心靈決定的。

這個道理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實行起來卻很難。在推行節儉活動的時候,我曾經對美國銀行學會紐約分會的部分職員進行演講訓練。其中有一位學員遇到了困難:他發現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無法調動聽眾的積極性,也無法與聽眾溝通。我對他說,紐約85%的過世的人,身後都沒有留下分文給他們的家人;隻有3.3%的人留下了1萬美元或者更多。因此,他所講的內容是幫助聽眾進行準備,以便他們能夠老來衣食無憂,並且留給妻兒安全的保障。他所要做的事情是,讓聽眾知道他所說的東西對他們確實很有幫助。

他對此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思考,終於認識到了與聽眾共鳴的重要性。於是,當他在演講的時候,他盡量找到聽眾感興趣的東西,並且與他們就這方麵進行積極的溝通。這樣,他最後終於取得了成功。

以上3個方法是非常基本的方法,它們確實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當眾說話。

如何克服怯場

“你在走來走去,並且自言自語。最關鍵的問題是,你現在在女洗手間裏。”

在一次卡耐基口才訓練班的畢業聚會上,有一個畢業生麵對著許多人,坦誠地對我說:

“卡耐基先生,5年前,我來到了你舉辦演講的飯店門口。當時我知道,隻要一參加卡耐基口才訓練班,就遲早要當眾演講。因此,我的手僵在門把上,卻不敢推門進去。最後,我隻好轉身離開了。如果當時我知道你能讓我輕易地克服恐懼——克服那種讓我一麵對聽眾就癱倒的恐懼的話,我就不會白白浪費這5年寶貴的時間了。”

我看得出來,他說這番話的時候顯得格外輕鬆和自信。這個人一定能憑借他學到的演講能力和自信力,提高自己處理各種事務的能力。我非常高興他能勇敢地麵對“恐懼”這個讓無數人頭痛的大敵,並且最終戰勝了它。

不用多說,“怯場”這個詞本身就會讓我們緊張。當你在演講之前,發覺自己心跳加劇、顫抖、流汗、口幹舌燥的時候,這表明你已經開始怯場——當然,還會有其他的症狀。一位女士在一個房間裏發現一位男士在走來走去,並且不斷地自言自語。女士問他:“你在做什麼?”男士回答:“我將要在一個宴會上發言,現在還差10分鍾。”女士又問:“你總是這樣緊張嗎?”男士說:“我並不緊張。難道你覺得我很緊張嗎?”女士說:“你在走來走去,並且自言自語。最關鍵的問題是,你現在在女洗手間裏。”

上麵這個故事可能有些誇張了,但是的確有人經常告訴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當著眾人說話比死還可怕。但對我來說,我並不相信怯場是不治之症——至少我們能夠緩解怯場帶來的壓力。1912年我開始授課後,還不知道我的課程能幫助人們減輕恐懼和自卑感。隨著研究的深入,我發現演講實際上是一種自然的表現,學會它可以幫助人們減輕不安之感,從而鼓起勇氣、建立自信。因此,我決定終生致力於幫助人們在當眾說話上消除這種可怕的威脅。

我在前麵已經講過樹立成功的信念的重要性。你要記住,你必須成功,也必定能夠成功。另外,我還提到積極的心理暗示、借助別人的經驗等等,這些方法對克服怯場也有很大的幫助。這裏,我不打算再詳細地進行解釋。以下是可以采用的克服怯場的另外幾個方法。

借助自己成功的經驗

魯賓遜教授在他的《思想的起源》一書中說:“恐懼產生於無知和不確定。”確實,對大部分人來說,他們害怕當眾說話主要是因為不習慣、因為當眾說話的不確定性,所以產生了焦慮和恐懼。特別是對新手來說,要麵對許多相對來說更加複雜而陌生的環境,這比學網球或開汽車明顯要困難很多。因此,隻有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把這種不確定因素變為確定因素,從而使自己感到輕鬆自在。隻要有了成功的經驗,當眾說話就不再是一種痛苦,而是一種快樂了。

以下這個故事正好能說明這一點。傑出的演講家、著名的心理學家艾伯特·愛德華·威格恩在他讀中學時,曾被老師要求作一次5分鍾的演講。在即將演講的那段時間裏,愛德華一想到自己要當著那麼多同學的麵演講,心裏就十分恐懼。他詳細地描述道:

演講的日子就要來了,我卻病倒了。每次一想到那件可怕的事情,我就頭昏腦漲、臉頰發熱。我隻好跑到學校後麵,把臉貼在冰涼的牆麵上,好讓臉色不再發紅。

“在讀大學的時候,我也還是這樣。有一次,我好不容易背下了一篇演講詞的開頭,但是當我麵對聽眾的時候,腦袋裏突然”嗡地響了一下,然後就一片空白了。後來,我又勉強擠出一句開場白:‘亞當斯和傑弗遜已經過世……’之後就再也說不出話來了。我隻好向聽眾鞠躬,最後心情沉重地回到我的座位上。

這時,校長站起來說:‘唉,愛德華,我們聽到這則令人悲傷的消息,實在是太震驚了;不過,我想我們會盡量節哀的。’接著就是滿堂哄笑。當時我真的想以死來求得解脫。之後,我就病了好幾天。

“當時,我在這世上最不敢期望的,就是做一個大眾演講家。”

世事難料。愛德華大學畢業一年後,丹佛市掀起了“自由造幣”運動。愛德華認為“自由造幣主義者”的主張是錯誤的,並且他們隻作空洞的承諾。為此,他艱難地湊齊了到達印第安納州的路費,並在到達該州後,就健全的幣製發表了演說。他回憶說:

剛開始的時候,我在大學演講的那一幕又浮現在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的恐懼使我窒息。我講話還是結結巴巴,恨不得立即從講台上逃下去。不過,最後我還是勉強完成了緒論部分。雖然這隻是一次微小的成功,但卻增加了不少使我繼續往下說的勇氣。當我結束演講的時候,我以為我隻用了15分鍾的時間,其實我卻竟然說了一個半小時。這讓我極為驚訝。

“結果,在以後的幾年時間裏,我成了令全世界震驚的人。我竟然把當眾演講當成了自己的職業。”

愛德華認識到,要想克服當眾說話時那種滅頂之災般的恐懼感,最好的方法莫過於首先獲得成功的經驗,並以此不斷地激勵自己。

做好充分的準備

出於職業原因,我每年都要擔任五千多次演講的評審員。這個經曆讓我發現:隻有在演講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真正克服恐懼、建立完全的自信。這就好比在打仗之前,隻有精心準備作戰的武器,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丹尼爾·韋伯斯特說過:“如果我沒做好準備就出現在聽眾麵前,就像是沒有穿衣服一樣。”沒有哪個比喻比這更貼切了。

幾年前,在一次殘疾人協會的午餐會上,一位政府要員被邀請作一次演講。這位政府要員之前並沒有做好準備。他站在台上,打算進行即興演講,但是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他一邊胡亂開了個頭,一邊從口袋裏掏出一疊筆記紙,打算從上麵找出一點合適的東西來。然而,由於筆記紙上的內容雜亂無章,他顯得更加尷尬。

他手忙腳亂地在那些筆記紙中翻來翻去,時間也一分一秒地過去。他顯得越來越絕望,所以不停地向大家道歉。最後,他不得不倉促地中斷他斷斷續續的演講,在困窘和尷尬中走下台來。

這位政府要員就是一個最沒有麵子的演講者。他由於沒有提前準備自己的演講,結果正像盧梭所諷刺的某些人寫的情書那樣:“不知道怎麼開始,更不知道怎麼結束。”而你如果希望建立完全的自信心,就必須認真對待每次演講,提前做好充分的演講準備。

如果你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你必須確信自己演講的題目有意義。演講題目選好之後,再根據計劃加以彙集、整理。你要讓自己確信這個題目是有意義的。你必須具有堅定的態度、嚴格的要求,並以此激勵自己、堅信自己。怎麼才能讓自己確信這一點?這就需要你詳細、深入地研究題材,抓住其中更深層的意義。在你登台演說之前,最好先和朋友聊聊。如果他提出了一些合適的意見和建議,你有必要對自己的演講進行修改。這樣,你就可以讓自己確信:演講題目很有意義,將有助於聽眾。

要給自己鼓氣

除非心存某種遠大的理想,並且準備為之獻身,否則,任何一個演講者都會對自己的演講題材產生懷疑。他會問自己適不適合這個題目、聽眾會不會感興趣,因此他很可能在一夜之間突然更改題目。所以,你應該學會給自己鼓氣,告訴自己:這次演講是適合我的,因為它來自我的經驗,並且我為之做了充分的準備;我比任何一個講演者都適合作這樣的演講;我能夠也應當全力以赴把它說得清清楚楚。

另外,我還打算告訴你們一個事實。社會科學家以他們的研究告訴我們,說話的人和聽話的人對於緊張持有不同的看法。通常情況下,即使說話的人宣稱自己已經非常緊張,但是聽話的人可能完全覺察不出來。這就好像一個人臉上起了一個小疙瘩,而他自己把它想象成有西瓜那麼大——這可能相當於他的腦袋的大小了。所以,不論他走到哪裏,他都以為人們都在注意他臉上的小疙瘩。

但是事實卻是,根本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緊張也是一樣的。它隻是你心理上的一個小疙瘩,和聽眾比起來,可能隻是你感覺比較糟糕而已。

避免想那些可能使你不安的事情。比如說,你千萬不要去設想你可能會犯語法錯誤,或中間突然中斷講不下去等等情況,因為這些消極的想法很可能使你在開始演講之前就沒有了信心。極為重要的是,演講之前,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集中精力聽別的演講者在講什麼,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這樣你就不會過度地恐懼了。

身體調試

釋放你的壓力,或者使它轉移。你可以用這些方法:

1.呼吸。慢慢地吸一口氣,盡量長時間地堅持住,然後慢慢地呼出去。重複這樣的動作,多做幾次。呼吸練習是最古老的一種釋放壓力的辦法。生理學家說,我們可以在呼吸的時候,釋放出自己身體裏的二氧化碳,減少血液的酸性,而且能夠增加大腦的供氧量。

2.伸展身體。盡量舒展你的身體大約10~15分鍾。轉動你的頭部、用盡量大的力擺動上肢、張開你的嘴巴……這些動作能夠減輕你的肌肉疲勞,而且也不需要什麼特定的場地。

3.按摩。按摩你的太陽穴和脖子。當你怯場的時候,這是兩個你最容易感到疲勞的地方。

4.停止你的緊張的動作。比如,不要像上麵我提到的那位先生那樣不停地踱步和自言自語,不要大量地喝水;不管你事實上有多緊張,都要表現出你很平靜的樣子;讓聽眾感覺你充滿了自信。

我非常真誠地希望,我介紹的這些方法能夠有效地幫助你克服怯場。

如何發表即席講話

他們連那些有準備的演講都不願意作,在麵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即席講話的時候,會不會都像科第斯先生一樣?

幾年前,布魯克林有一位醫生——我們姑且稱之為科第斯先生——被邀請參加一次棒球隊的聚會。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他聽見主持人說:“今晚,有一位醫學界的朋友在場,他就是科第斯先生。讓我們歡迎他上台給我們談談棒球隊員的健康問題。”

科第斯醫生是研究衛生保健的專家,行醫已三十多年。照理說他應該胸有成竹才對,但是由於一生中從未作過公開演講,當看到人們鼓掌的時候,他心跳加快、驚惶失措。所有人都注視著他,他卻搖了搖頭,表示謝絕。沒想到這個舉動引來了更熱烈的掌聲,人們的呼聲也越來越大。

科第斯醫生十分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站起來演講,結果隻能是失敗。於是他隻好站起來,轉過身背對著自己的朋友,默不作聲地走了出去,陷入了極度難堪之中。

我不知道那些寧願選擇死也不願發表演講的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聽到“請隨便講幾句”這樣的話時會有什麼感想。他們連那些有準備的演講都不願意作,在麵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即席講話的時候,會不會都像科第斯先生一樣?

不幸的是,在我們的這個社會裏,即使是在一般的休閑場合,我們都會經常被人問及自己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隨時都有被叫起來講幾句的“危險”。

“如果給我時間好好準備,”你可能會這麼說,“再讓我站起來講話,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如果臨時被叫起來,我就多半會不知所措。”

不要喪氣,這是大部分人都會有的問題。他們在這種時候,都像你或者科第斯先生一樣,恨不得馬上找個地洞鑽進去。不過,你應該明白,我這麼說並不是想告訴你即席講話是人們的死穴——無論我們怎麼努力,都不能成功地戰勝這個弱點。

很多說話高手的確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他們看起來好像永遠都準備得非常充分,而不是倉促地站起來。是的,每個智力正常如你我的人,隻要運用了正確的方法,通常就都能夠十分得體地甚至是非常精彩地進行即席講話。而接下來我將告訴你,怎麼樣才能做到這一點。

進行針對性的練習

許多年以前,道格拉斯·菲爾班克在《美國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益智遊戲的文章。據說查理·卓別林、瑪利亞·匹克福和他經常玩這個遊戲。

我們每個人分別寫下一個話題,然後把寫了字的紙條折起來放在一起。我們當中的一個人在其中隨意抽取一個,然後必須站起來講一分鍾。而且,同一個題目從不使用兩次……

“非常重要的是,當我們玩過這個遊戲後,我們的思維全都變得敏捷了,對於各種各樣的話題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但更加有用的是,我們學會了在短時間裏根據任何題目迅速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思想進行思考,學會了站立思考。”

我在卡耐基口才訓練班上經常使用另外一種方法。我會叫一個班的學員全體行動,讓他們按照順序,承接前一位說話者的話往下說。

比如,一個學員開始精彩地說著一個故事,當他說到關鍵地方的時候,我突然讓他停住,然後叫另外一個學員往下說。

一開始,他們覺得非常困難。我鼓勵他們無論自己說得多麼糟糕,都應該把它說出來。結果,雖然他們講得不怎麼樣,卻並沒有放棄。事實證明,這樣的練習的確很有效——最後他們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己即席講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們覺得即席講話也不是什麼讓人為難的事了。

因此,注意多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方法當然不止上麵提到的這兩種——對你會有很大的幫助。像這類的練習多了,當需要即席講話的時候,你也就能夠應付自如了。

隨時做好準備

無論是什麼場合,我們隨時都有被要求說兩句的“危險”。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為什麼不早早地做好站起來說話的準備呢?如果你正在參加一個會議,你為什麼不想一想如果你站起來,應該發表什麼樣的意見以及怎麼發表意見呢?

我班上的學員都具備一種本領,那就是隨時都做好了說話的準備。因為他們知道,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被我叫起來講話。事實上,正是這種準備使得他們的即興說話水平變得很高。因此,我給你的建議是,隨時都做好準備。

你知道,當你要發表意見的時候,前提是你得對這個問題已經有過自己的思考,並得出了自己的意見。因此,不要對你所參加的會議或宴會漠不關心,而應對與它相關的一些問題進行思考。

馬上進行舉證

當別人希望你說幾句,而你因為各種原因並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你最好立刻對你想要表達的觀點進行舉證。這種方法可以使你馬上進入狀態,忘掉暫時的緊張。相對來說,如果一件事情來自於自己的經驗,描述起來並不困難,並且一般來說,舉證需要花費一點兒時間。

立即進行舉證的另外一個好處我已經在前麵說過,那就是可以吸引聽眾的注意力。聽眾會對這種事例感興趣的,而且這樣也符合他們的節奏。因此,立即舉證能使你和聽眾的關係更加和諧,而這對你很有利。

迅速找到切入點

不管你找沒找到合適的例子,你必須迅速找到切入點。也就是說,告訴聽眾你想要說的究竟是什麼。切入點應該從此時此地開始,我的意思是,要針對你的場合和說話對象。講一些與當時的場合或者聽眾有關的事情,這樣會激起他們的興趣。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讚美其他演講人,並且從他們的話題中找到自己想要談論的東西。我知道,你會用我前麵講過的三種思維方式去做到這一點的。

不要讓別人認為你的即席講話什麼都沒講,要明白你正在進行的是即席講話。人們並不希望你一直講下去,因為那隻是浪費他們的時間。不要像丘吉爾評價他兒子蘭道爾夫的性格那樣:“他空有一門大炮,卻沒有多少彈藥。”

組織你的講話

僅僅不著邊際地信口開河,把根本不相幹的東西扯到一起,這樣做的結果隻能是失敗。但是這似乎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因為如果你的很多想法和例子隻是亂糟糟的一團,你就很難把它們都表達出來。如果你把你說話的布局都想好了,那麼剩下的就隻是用你的材料和觀點把它填充起來。

我介紹幾種常見的布局方式:

1.縱向布局。按照時間的發展順序進行排列,或者按照事情發展的因果順序、邏輯順序進行排列。

2.橫向布局。談論幾個問題的時候,或者談論一個問題而打算用幾個原因進行說明的時候,可以進行橫向布局。這些問題的關係是並列的。

3.總分布局。對你談論的東西進行解構,在大的標題下分列若幹小標題,這樣能夠使你清晰、透徹地說明你的意見。你也可以通過提問或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進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