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賓幾乎是帶著報複的心理登上休假的旅途的,他認為沒有他,要不了多久,公司就會一團糟,到時候,老板隻能央求他回去。
可是,結果並不是林賓想象的那樣。一個月後,林賓假期結束,回到了公司,發現公司運轉正常,並沒有因為少了他而垮掉。老板見到他時,仍有著一貫的熱情。
林賓再次投入了工作,可是他卻把不滿的情緒投到了新來的業務部經理身上。特別是在經理分配任務時,林賓總覺得分給自己的任務太小兒科了,根本不屑一顧。當林賓和經理在工作中有了分歧時,林賓總想著,自己對於公司有這麼大的貢獻,而業務部經理不過剛進公司,他的意見當然沒有我的重要。就這樣,林賓和新經理的矛盾越來越多,以至於公司的製度和程序都受到了影響。最終,老板決定辭退林賓。臨走時,老板隻對林賓說了一句話:“你永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重要。”林賓翻然醒悟,然而為時已晚。
的確,每個人的價值都是在工作中體現的,工作態度產生的力量可以成就你,也會摧毀你,永遠不要讓態度轉化為束縛自己的樊籬。
美國有句諺語:天使能飛翔,是因為天使美好的態度已成為一種飛天的力量。
的確,態度已成為人生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讓人驚訝的地方就是它能夠完成人生輝煌的理想!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價值
在職場中,培養自己對待工作的積極態度將決定我們每個人事業發展的前景,決定我們人生的高度,也決定我們在公司的前途。
李秀才與錢商人死後一起來到天宮,玉帝看過功德簿後對他們說:“你們二人前生沒有做什麼壞事,我特準許你們來生投胎為人。但現在有兩種做人的方式讓你們選擇,一種是工作的,一種是不工作的。”上帝說完,便讓李秀才和錢商人慎重考慮後再做選擇。
李秀才心想,前生我的日子過得並不富裕,有時還填不飽肚子,現在可以不工作,也就是吃、穿都是現成的,我隻要坐享其成就行了。那樣真是太舒服了。想到這裏,他第一個說道:“我要做不工作的人。”
錢商人看到李秀才選擇了來生過不勞而獲的生活,他想到自己前生經商賺了一點錢,來生就把它們都拿來投資,造福社會。於是,他心甘情願地選擇了工作的人。
玉帝看他們選擇完了,當下判定二人來生的命運:“李秀才甘願過不勞而獲的人生,下輩子做乞丐,整天向人索取飯食,接受別人的施舍。錢商人甘願過有工作的人生,下輩子做富豪,行善布施,幫助別人。”
錢商人抱著辛勤工作的態度,結果成為富豪,而李秀才抱著不勞而獲的態度,結果隻能做一個乞丐。由此可見,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他的價值。
米勒是一位心理醫生,他記得自己剛踏入這個行業的時候,還是個滿懷抱負的年輕人。然而兩年後,他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昔日的雄心壯誌煙消雲散,他甚至比前來谘詢的患者還要憤世嫉俗。他對現狀強烈不滿,覺得老板給予自己的收入與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他在專業方麵的訓練並沒有得到上司的高度重視,而且自己向上級提起的升職報告一直沒有答複。
“再做下去還有什麼意思?從早到晚都在聽別人發牢騷,腦袋都快爆炸了,恨不得找個地方躲起來。政府的各種規定更是火上澆油,比如說,患者究竟要治療到什麼地步,居然是一群外行在製定標準,他們對心理谘詢一竅不通,然而我還不得不遵循他們的標準去工作。”
米勒整天和同事發的牢騷,多次飛進了頂頭上司的耳朵裏。本打算在下半年的集體大會上通報米勒升為副主治醫師,然而就是因為米勒的怨天尤人、滿腹牢騷的工作態度給擱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