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回答:“不,我不是很喜歡打球,我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看書、聽音樂。”
父親繼續問:“那喜歡賭馬嗎?”
男朋友:“不,我不賭博的。”
父親又問:“你喜歡看電視上的田徑或是球類競賽嗎?”
男朋友:“不,對於這些競賽性的活動我沒什麼興趣。”
男朋友離開後女兒問父親:“爸,你覺得這個人怎樣?”
父親回答:“你和他做朋友我不反對,但如果你想嫁給他,我堅決不讚成。”
女兒詫異地問:“為什麼呢?”
父親說:“一般人養黃鸝鳥,絕不會將黃鸝鳥關在自家的鳥籠裏,主人會把它帶到茶館,因為那兒有許多的黃鸝鳥。這隻黃鸝鳥,在茶館聽到同類此起彼落的鳥鳴聲,便會不甘示弱,也引吭高歌。這是養鳥人訓練黃鸝鳥的訣竅。”
女兒問:“這和我的男友有什麼關係呢?”
父親又說:“養鳥人刺激黃鸝鳥競爭的天性,來訓練黃鸝鳥展露優美的歌聲。若是沒有競爭,這隻黃鸝鳥可能就終生喑啞了,不能發出任何叫聲,因為沒有其他的鳥兒來與它比較。”
女兒似有所悟地點點頭。
父親繼續道:“你的這一位男朋友,經過我剛剛與他的一番談話,發現他既不運動,更不喜歡運動,也不喜歡球賽,排斥所有競賽性的活動。我認為,像這樣的男人,將來恐怕難以有所成就,所以反對你嫁給他。”
的確,沒有競爭鬥誌的人,不可能喚起內心中最大的進取動力,這樣的人在崇尚“勝者為王”的社會中很難走得很遠。
有些在工作中勤於上進和學有所長的人,會遇到這種情況:某些比自己條件差的人卻先於自己取得了某種成功,或者比自己升遷得快,或者比自己更被老板賞識和器重。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答案便是缺乏“競爭意識”。
人類自古至今,總是生活在各種各樣的競爭之中,一個人要在職場中生存和發展,就要有競爭意識,就要有一種比對手做得更好的意識。
勇於競爭和善於競爭,才是使自己在人群中脫穎而出和在事業上卓爾不群的基本原因之一。
一味埋頭趕路而絲毫不顧及其他對手情況,缺乏在社會上立足的競爭意識,則很可能會成為一同起跑的落伍者。
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和能力隻有在競爭中才能更有效地發揮出來。變得更聰明、更能幹的最佳途徑,莫過於參與競爭。
沒有競爭意識,就不會有奮鬥和進取的動力。這樣的人,終究逃不過平庸和被淘汰的命運。
競爭是一種能力,隻有在競爭中才能感覺到生命的存在,隻有在競爭中才能活得充實而有意義,隻有在競爭中才能真正實現自我。
不論什麼方式的競爭,也不論競爭的對象是誰,競爭的具體內容怎樣,總之,競爭都是為了在感覺和利益上壓倒對方,超越對方。在這種壓倒和超越對方的競爭中得到心理的滿足,生命才會變得更有意義。
進取心與成功有個約會
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進取心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美德,它能驅使一個人在不被吩咐應該去做什麼事之前,就能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胡巴特對“進取心”作了如下的說明:
“這個世界願對一件事情贈予大獎,包括金錢與榮譽,那就是‘進取心’。
“什麼是進取心?我告訴你,那就是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
“僅次於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的,就是當有人告訴你怎麼做時,要立刻去做。
“更次等的人,隻在被人從後麵踢時,才會去做他應該做的事,這種人大半輩子都在辛苦工作,卻又抱怨運氣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