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有更糟的一種人,這種人根本不會去做他應該做的事,即使有人跑過來向他示範怎樣做,並留下來陪著他做,他也不會去做。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失業中,因此,易遭人輕視,除非他有位有錢的老爸。但如果是這個情形,命運之神也會拿著一根大木棍躲在街頭拐角處,耐心地等待著。”
進取心可以說是一個人智慧的源泉,它能為自己努力拚搏提供強大的、源源不絕的動力。鬆下幸之助的成功就說明這一點。
某著名企業招聘員工,鬆下前去應聘,請求隨便讓他幹什麼都行。人事主管見他學曆較低,就回答:“招聘已經結束了,過一個月再說吧!”
其實這隻是人事主管在敷衍他,沒想到一個月後,鬆下真的來了。主管再次敷衍他:“你這衣冠不整的樣子,怎麼可以成為公司的員工呢?”
於是鬆下買了新衣,好好修飾了一番再去應聘。人事主管拿他沒辦法,這次說了真話:“我們現在差電工,但你不懂電器知識怎麼行呢?”
兩個月後,鬆下又來了,自信地說:“我已經學了兩個月的電器相關知識,您看我哪些方麵還不夠?我一定認真來補!”看著這位進取心十足的求職者,人事主管大為感慨:“我做了幾十年的招聘工作,頭一回碰到像你這樣找工作的,真佩服你有這樣好的耐心與韌性。”鬆下幸之助堅持不懈的進取心終於感動了這位主管,也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回報。
如今,盡管每個公司都有各自不同的人才評價標準,但對應聘者的要求有幾點卻很一致,其中就包括“企業需要具有高度進取心的人”。
李放雖是名牌學校的高才生,但在工作中卻鬱鬱不得誌。有一次,他去拜望老師,老師見了李放很高興,就詢問他的近況。
李放滿腹牢騷地說:“我對現在做的工作一點都不喜歡,與我學的專業也不相符,整天無所事事,工資也很低,隻能維持基本的生活。”
老師吃驚地問:“既然如此,你怎麼還無所事事呢?”
“我沒有什麼事情可做,又找不到更好的發展機會。”李放無可奈何地說。
“其實並沒有人束縛你,你不過是被自己的思想抑製住了,明明知道自己不適合現在的位置,為什麼不去學習一些其他的知識,找機會自己跳出去呢?”老師勸告李放。
李放歎氣:“我運氣不好,什麼樣的好運都不會降臨到我頭上的。”
老師生氣了:“你天天在夢想好運,卻不知道機遇都被那些勤奮和跑在最前麵的人搶走了,你永遠躲在陰影裏走不出來,哪裏還會有什麼好運呢?”
最後,老師鄭重其事地說:“一個沒有進取心的人,永遠不會得到成功的機會。”
進取心塑造了一個人的靈魂。我們每個人所能達到的人生高度,無不始於一種內心的狀態。當我們渴望有所成就的時候,才會衝破限製我們的種種束縛。一個不想進步的人,即使拿鞭子抽他,他也不可能有出色的表現。一個沒有進取心的人,我們怎麼能奢望他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培養其他的良好習慣呢?
一位成功學家曾聘用一名年輕女孩當助手,替他拆閱、分類信件,薪水與相關工作的人相同。有一天,這位成功學家口述了一句格言,要求她用打字機記錄下來:“請記住:你唯一的限製就是你自己腦海中所設立的那個限製。”
她將打好的文件交給老板,並且有所感悟地說:“你的格言令我深受啟發,對我的人生大有價值。”
這件事並未引起成功學家的注意,但是,卻在女孩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從那天起她開始在晚飯後回到辦公室繼續工作,不計報酬地幹一些並非自己分內的工作——譬如替老板給讀者回信。
她認真研究成功學家的語言風格,以致這些回信和自己老板寫的一樣好,有時甚至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