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從音質上講,百靈鳥要比烏鴉略勝一籌,但烏鴉更熱愛歌唱團。自從進團以後,烏鴉一直以極大的熱情全心全意地工作,即使有時讓它整理舞台,或打掃衛生,它也幹得興致勃勃。我沒有理由不把如此敬業、愛業、勤業的員工提拔上來。”
古羅馬有兩座聖殿:一座是勤奮的聖殿,另一座是榮譽的聖殿。他們在安排座位時有一個次序,就是必須經過前者,才能達到後者。勤奮是通往榮譽的必經之路,那些試圖繞過勤奮去尋找榮譽的人,總是被榮譽拒之門外。
成功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勤奮。在這個世界上,投機取巧永遠無法成功,偷懶更是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在特羅洛普剛剛從事寫作的時候,一個作家的建議使他受益終生,後來,他又把這句話送給了羅伯特·布坎南。他說:“如果你想成為名垂千古的作家,在坐下來寫作之前,先放一點鞋匠的粘膠在椅子上,有這樣的創作精神才有希望成功。”
英國畫家雷諾茲對天才曾經有過這樣的闡釋:“天才除了全身心地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工作非常努力以外,與常人並無兩樣。”羅斯金則說:“當聽到年輕人對天才羨慕不已,推崇之至時,我常會問他這個問題:‘天才勤奮工作嗎?’我關注的是這兩個詞的差別——‘應付差事’與‘勤奮工作’。”
在一般人的眼裏,漢夫雷·戴維肯定算不上命運的寵兒。由於出身貧寒,他接受教育和獲得知識的機會極其有限。然而,他是一個勤奮刻苦的年輕人,當他在藥店工作時,他甚至把舊的平底鍋、燒水壺和各種各樣的瓶子都用來做實驗,鍥而不舍地追求著科學和真理。天道酬勤,後來,他以電化學創始人的身份出任了英國皇家學會的會長。
卡爾森是卡爾森企業集團的老板,名下有全世界最大的旅行社以及瑞森大飯店。《福布斯》雜誌估計他的財產近5億美元。卡爾森是勤奮致富的典範,他是個從推著自行車賣獎券開始,一直做到全國首屈一指的大富豪的傳奇人物。卡爾森認為,每周隻工作40小時的人,不會有太大的出息,他的工作哲學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是在保持競爭力不落人後,星期六與星期日拿來超越他人。”
在一次大型演講會上,台下數千人靜靜地等待著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的到來,想聽他的成功秘訣,等了10分鍾之後,原一平終於來了。他走向講台,坐在椅子上一句話也不說,半個小時後,有人等不住了,陸陸續續離開會場。1個小時後,原一平仍然一句話也不說,這時,會場上大部分人都走了,最後隻剩下十幾個人。這時,原一平說話了,他說:“你們是一群忍耐力最好的人,我要與你們分享我成功的秘訣,但不能在這裏說,要去我住的賓館。”於是十幾個人都跟著原一平去了。到了原一平的房間後,他脫掉外套,脫掉鞋子,坐在床上,把襪子脫了,然後把腳板亮給那十幾個人看。人們看到原一平的雙腳布滿了老繭,一共有3層。原一平說:“這就是我成功的秘訣,我的成功是我勤奮跑出來的。”
成功的人,未必都很完美,也未必都很快樂,但他們有一種特質是常人所沒有的,那就是勤奮。如果你想讓自己成為老板眼中最優秀的員工,就要讓自己形成勤奮工作的習慣。有人反對為了成功而把自己變成工作狂,工作狂的確會使人生變得無趣,但大部分人必須先成為工作狂,然後才能創出成功的事業。
工作既是員工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效益、獲取報酬的方式,也是展現自我才華、創造社會價值的機會和舞台。不僅如此,工作還是我們生活的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部分,是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和內容。
勤奮表麵看起來有益於公司和老板,但最終的受益者卻是自己。當勤奮變成一種習慣時,我們就能夠從其中領悟到更多的道理,積累更多的經驗,從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