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古城遊玩(2 / 2)

苗族蠟染土布注重染色純,不講究華美雕飾,工藝特點為冷色。

紮染為蠟染的姊姐藝術,有特殊工藝性能,表現在手紮製作方麵。

用白色的線繩,在純白光滑的布料上紮製好形象各異的花紋圖案、飛鳥蟲魚等,置入已準備好的藍能溶液裏浸煮,放於通風透光處曬繩,最後做些防止脫麓的技術性加工處理,整個工序完成。

織錦主要體現土家族風格,手工編織,作工精細,比紮染和蠟染製作時間較長。

蕭玉從旅遊資料介紹中了解到在湘西武陵山脈這一帶,由於山高坡陡,道路崎嶇,不便肩挑,但是背在肩上的相對容易很多。

於是當地土家族、白族和苗族人多用竹片織成長筒形背簍,用以作生產、生活用的負重工具。

土家族和苗族還有一個結草標作為記號的習俗,草標為幾根草編結而成,以形狀的不同來區分不同的意思。

並卻這種草標廣泛用於生產生活和交易活動中,另外草標還是情感交流的載體。

鳳凰古城中有些民族的傳統節日很是熱鬧,比如:

苗族“四月八”,四月八是苗族的傳統喜慶節日。陰曆四月初八是苗族的祭祖節、英雄節、聯歡節。

每逢這一天,人們自動聚集到預定的地點跳鼓舞,對山歌、舞花帶、上刀梯、鑽火圈,場麵宏大而壯觀,人們盡情歌舞,通宵達旦。

五月端午節,端午節有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最具名氣的是龍舟賽,成為湘鄂黔渝桂等地區龍舟大賽。賽期為兩天左右(農曆五月初四、初五)。

苗族“六月六”,陰曆六月初六是苗族傳統歌節。

這一天四麵八方的苗族青年男女都盛裝豔服齊集歌場,或吹嗩呐、或打花鼓,更多的是以歌交心、以歌傳情、以歌代言、以歌結良緣,因此六月六歌會又是苗族男女的定情會。

重陽節,“秋高氣爽去登高,此時紫薑上市,吃鴨子最香”。

重陽節是苗族的團圓節日,在外謀生的苗家人都會在陰曆初九回到自己家裏與家人團聚,吃糍粑或桐葉粑、吃團圓飯等方式來慶賀全家團圓,有些家人還會殺豬慶祝。

趕秋節,苗家趕秋節是花垣苗民在農曆立秋那天或後一兩天舉行,慶祝五穀豐登的年成。

同時這也是苗家青年男女展示自己的一個節日,秋場上按民族習慣擺放著對歌台、跳鼓台、八人秋等,眾人盡情歡娛。

蕭玉一行人逛累了,就在一條小吃街上吃小吃。

鳳凰古城的小吃也是很有特色的,不過蕭玉沒心情體會了,有一同學帶來的朋友,聽說是什麼公司老板的兒子,算是富二代吧。

總是纏著蕭玉,搞得她煩透了。

蕭玉借身體不舒服搭車先回了酒店,哪裏知道那富二代也跟了過來。

蕭玉回酒店進房後直接把門關上,把那富二代擋在了門外。

無論那人如何敲門,蕭玉都不去理他。

蕭玉開始收拾行旅,並把行旅收進了戒指中,而後給陳蘭蘭發了一條有事要先回廈門的信息。

此時,也不知那富二代抽什麼瘋,居然在門外唱起了歌。

蕭玉煩不勝煩,直接取出玉牌,滴上鮮血,舜間被旋禍吞噬了進去,從酒店中消失了。

――――――――――――

請繼續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