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增強了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孵化服務能力
由一家孵化器來運作如此規模的一支擔保資金,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經過一年多的運營,創業中心鍛煉了一支初步掌握科技項目評估與金融運作的員工隊伍。強大的融資支持能力,為科技企業孵化器拓展服務範圍,提高孵化層次,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四)降低了金融機構的風險,促進了銀行貨幣的流通,強化了內部需求
擔保資金的成立,使銀行等金融單位的貸款風險大大降低,銀行對科技企業和高新技術項目的貸款額度大幅度提高。目前北京市商業銀行、北京市農行、北京市工商行都已和我們建立了業務關係,簽定了合作協議。
(五)強化了政府的指導職能
由於擔保資金的支持,加強了政府重點支持的六大科技領域的科技成果產業化發展。對該領域的中小企業發展起到了有力的引導和扶持作用。
(擔保資金辦公室)
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的深度、廣度顯著增強
1999年我市科技外事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之下,在國家科技部指導下,緊緊圍繞市科技工作會議提出的主要任務和目標開展工作,克服了國際形勢變換帶來的種種困難和不利影響,外賓接待和組派團組順利平安,從國際科技合作的深度上取得了成效,在對外交往的廣度上有了進展。
(一)科技外事工作進展順利
截止到12月6日,共審批、確認968個團組,1856人次;邀請境外專家和科技人員155批,431人次。審批國際會議8個,科技展覽會4個。組織、批準國際合作項目32個,從科技部爭取到各類經費286萬元。爭取到外方出資培訓346人次。簽訂3項長期科技合作協議或意向。圍繞高新技術產業這個主題,組織全市活動兩次,即“’99中國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周”和組織北京市高科技展團赴香港參加“科技世界’99博覽會”。
在分解落實工作目標時,1999年特別強調了結合我市重點、難點問題展開工作,同時從組織上采取了支持、扶植專業部門和建立國際合作項目資金引導等兩項措施。1999年的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呈現出以下趨勢:
1.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單位更加廣泛,市領導參與程度和力度加大。國際合作與交流已成為我市科技經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限於外事、外經等專業部門,越來越多的委辦局,特別是市領導的直接指揮和委內專業處的積極參與、協作,極大地推動了它的發展。
2.委各直屬機構按專業分工不同程度地加大了開展合作與交流的力度,對全市科技外事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二)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取得重要成果
1.由市科委發起,市政府、科技部主辦的中國北京高科技產業國際周在1998年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之後,1999年由於對外經貿部加入,聲勢得到增強。共有53個國家和地區的千餘名來賓出席,嘉賓包括15位現職部長,以及國際知名風險投資機構摩根斯坦利、美林(亞洲)、高盛(亞洲)的總裁,美國NASDAQ、法國國家巴黎百富勤證券公司總裁和高級官員等。展覽麵積達到12000平方米,設展位495個,其中外商接近20%。“國際周”的五大論壇——產業政策部長論壇、高新技術產業論壇、國際組織論壇、風險投資與金融論壇和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論壇,彙集了85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金融家以及國際組織的代表講演,共有7300人次到會聽講並現場交流。
“國際周”共舉辦七場貿易洽談。國外近千名客商和代表與我高科技企業、開發區、院校和科研院所2000餘名代表就2000多個高新技術及經貿合作項目進行交流與商洽。共達成技術、經貿合作意向2.54億美元和1.98億元,閉幕式正式簽約總金額達6.8億美元。
更為重要的是,首次推出了“中國中關村”整體形象,四天裏,中關村展團接待參觀者達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