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IT“截流”之道(1 / 2)

IT“截流”之道

數據中心

作者:郭平

對於像英特爾這樣的跨國IT公司來說,其IT部門與其他企業一樣,履行著支持其核心業務正常運營的責任。不過,由於英特爾在IT技術方麵的領先性,他們的實踐往往更加引人關注。

需求、成本間找平衡

日前,在英特爾上海紫竹研發基地,英特爾IT行業合作團隊總監Chris Peters介紹說,他的團隊就是要將最佳實踐分享給英特爾公司的其他部門,激發各部門創新。Chris Peters說,英特爾IT像其他企業的IT部門一樣麵臨著各種壓力和發展趨勢,今年他們重點關注五個方麵的趨勢,一是IT消費化,即幫助員工方便地訪問信息,無論他們使用自己的設備還是公司提供的設備;二是雲計算,通過雲計算使員工能訪問一些應用,包括所提供的服務;三是企業安全,尤其是大量手持設備的使用和BYOD(自帶設備上班)的興起,以及雲計算的實施,都亟需加強安全管理;四是業務智能(BI),通過報告分析和預測,使員工能創造出更大的業務價值;最後一項是社交計算,通過很多新的溝通方式使員工和員工之間,以及員工和外界的溝通順暢。

以上這些趨勢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需要數據中心的支持。Chris Peters說,在過去的幾年裏,他們成功地運營了數據中心,並由此節省了6。5億美元。不過,他認為,在新的趨勢下,他們也必須做出改變,以應對用戶需求的變化。這個改變過程實際上是一個評估和平衡的過程。首先,要確定用戶需要什麼樣的服務;其次,要看當前的基礎架構能達到的最高使用率是多少;第三,要看提供這些服務和達到最高使用率的成本是多少。最終,Chris Peters的團隊將在服務和成本間進行評估和平衡,做出計劃。

對現有數據中心的優化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有效手段。在英特爾數據中心裏,Chris Peters發現,用於支持設計工作的資源占到總量的60%,而其中服務器、存儲等設備完全有優化的潛力空間,例如更新服務器等,因此,他們率先從設計應用方麵開始優化實踐。

首先在計算領域,他們不斷用高性能服務器、刀片服務器等更新老舊服務器,並通過部署虛擬化、私有雲以及優化軟件,從而減少了40%的設計用服務器,同時將性能提高了5倍;在存儲方麵,通過采用固態硬盤(SSD)、分層存儲、精簡配置等存儲新技術,每年設備更新量達到30%?40%,減少了存儲服務器,同時將I/O吞吐量提高了一倍;在網絡領域,他們將網絡升級到10G,因此減少了網絡接口,從而將網絡成本降低了25%;在設備領域,注重空氣流的管理成為降低能耗的重要實踐,這一點不但在新的數據中心設計中得到重視,同時在對現有數據中心的改造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