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水腫腎病(一)(3 / 3)

三年前有一男患者,年方25歲,自述幼年罹患腎炎已治愈。近一個月來,因著涼而出現顏麵及全身浮腫,腰酸尿少,腹脹納呆,西醫診斷為慢性腎炎腎病變型,予以激素和利尿劑治療,效果不著。求治中醫,診其脈沉,舌體胖大,苔白而膩,身腫按之如泥,投實脾飲加減治療,藥用:茯苓、白術、川樸、大腹皮、草果、木香、木瓜、附子、幹薑、澤瀉、生薑皮、大棗,水煎服。服用半月效果不顯,且浮腫越來越重。患者頭暈身倦,腰痛腹脹,食納欠佳,氣短懶言,尿少畏寒。擬投真武合腎氣湯加減,但患者的病情仍不見好轉,且從西醫角度看已經出現腎功不全。餘無奈之際想起《證治準繩》中沉香琥珀丸的用法,方書說:沉香一兩五錢,(另研),琥珀(另研)、杏仁(去皮尖炒)、紫蘇、赤茯苓、澤瀉各五錢,苦葶藶(隔紙焙)、鬱李仁(去皮)各一兩五錢,陳皮(去白)、防己(酒洗)各七錢五分,研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麝香一錢為衣,每服二十五丸,加至五十丸或百丸,空腹時熱湯送下,虛者加人參湯下。鑒於此患者正虛邪實,想用此方一試。但我藥局無此丸藥,乃取其意用:沉香5克琥珀5克杏仁15克蘇子15克茯苓50克澤瀉25克葶藶15克大腹皮15克大黃10克陳皮15克防己15克黑白醜各5克。水煎服,每日下午服。上午用人參50克煎湯頻服,兩方如法交替,三天後患者尿量大增,水腫漸退,腰酸、頭暈、腹脹減輕,接著改用先服人參湯三天,再服上方(改稱沉香琥珀飲)三天,如此反複交替用半個月,浮腫全消,症狀好轉,另擬調理。

上述方法曾給數例頑固水腫病人用之,每每見效。單獨用人參煎湯取獨參湯之意,和沉香琥珀飲交替服用,我的體會是:較人參混合他藥同煎效果要好。目前西藥用利尿劑尚主張聯合、間斷、交替使用。如對血漿蛋白低患者,先糾正血漿蛋白,再用利尿藥方可奏效。我們如此用藥與西醫有異曲同工之妙。水腫之病該攻該補,主要根據邪正盛衰、標本緩急而定,虛者補之,實者攻之,理論易曉,用藥難遣,世間治水腫多願標本兼顧,雖理法方藥穩妥,但收效較緩。醫者藝也,用藥如用兵,用藥亦要講究藝術,攻補交替應用,如用之得法,其妙無窮,其效可觀矣。

黑醜丸治水濕型腎炎

唐致平

腎炎所引起的浮腫屬於中醫水腫範圍。急性腎炎和慢性腎炎急性發作,大部分屬於水腫病的“陽水”,陽水中又分為風水型與水濕型兩種。本文隻淺談水濕型證治。水濕型證見肢體浮腫,按之有明顯凹陷,甚至如按泥中,指痕緩緩消失,小便不利,身體困倦,舌質胖嫩,苔白膩,脈沉緩。甚者水濕久聚,出現胸悶腹脹,小便短赤,大便幹結,尿閉,或伴氣喘,臥則呼吸困難,脈象沉實,舌苔黃膩。病勢已急,但正氣未衰,可按急則治標之原則,采取逐水及利濕交替之法治之。茲就我院以自製黑醜丸所得療效及其處方配製方法介紹如下:炒黑醜100克盔沉香5克,共研細末,生薑汁(用鮮薑去皮切成小塊,用粗布擰取汁)15克紅糖150克蜂蜜200克,煉蜜為小丸,每服15克。一般服後兩小時排稀便3~5次,以後即可瀉水,勢如暴注,浮腫得以迅速消退。不瀉者服藥如前法。得水瀉後,小便亦往往隨之暢通。當浮腫消退接近正常時,按“衰其大半而止”的法則,給以胃苓湯扶脾利濕調理之。倘病人不瀉水便,隻瀉稀便,則停服,改方治療。

女患者李某得腎炎,經用中西兩法治療未效,發汗利水法多次用過,不但浮腫未消,腹反脹甚。此時化驗尿:蛋白、紅血球(+)、白血球(+)、顆粒管型(+),水腫較甚,再用前方發汗、利小便已不濟事,隻有先行通下以逐水,隨治隨調補,可望治愈。

此為水濕壅盛所致,乃以自製黑醜丸給患者服之,每次服15克。服藥三次後,患者先瀉稀便,繼而水瀉如注,經一天後,浮腫消失,腹部柔軟如常,已無脹悶之感,但覺疲乏無力,可喜的是小便亦隨之暢通。又按衰其大半而止的法則,給以胃苓湯扶脾利濕以調之。以後二藥酌情服用,經半月的治療,患者之症狀、體征完全消除,尿檢正常,痊愈出院。以後隨訪三次,病未複發。

水濕久聚之證,用下法往往收到顯效;如隻利小便,往往適得其反而尿閉更甚。因病邪盛,常導致腎功能減退,不能發揮其化氣行水作用,瀉大便正是因勢利導,水濕由腸道排出體外,不僅浮腫很快消失,腎主水之功能亦得以恢複,小便亦暢通矣。